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精美图片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802896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6
  • 页数:394
  • 价格:56.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了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相关讨论,历数“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思想界的变化,收录八篇相关文章。李泽厚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如“救亡压倒启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西体中用”等,均是在本书中充分展开论述的。开篇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目前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紧接的是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后半部分论说的“西体中用”,则在总结现代思想史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相结合的、全新的发展路径。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一、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二、救亡压倒启蒙

三、转换性的创造

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

一、二十年代科玄论战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战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一、提倡白话文与新范式

二、革命战士

三、提倡启蒙超越启蒙

青年

一、“动”、“斗”的宇宙一人生观

二、“贵我”的“道德律”

三、“通今”的经验理性

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一、1918年-1927年

二、1927年-1949年

三、1949年-1976年

四、1976年-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

一、转换预告

二、开放心灵

三、创造模式

四、走进农村

五、接受模式

六、多元取向

略论现代新儒家

一、熊十力

二、梁漱溟

三、冯友兰

四、牟宗三

漫说“西体中用”

一、“中体西用”的由来和演化

二、历史经验和“西体中用”新释

后记

附录:再说“西体中用”

一、背影来由:回应批评

二、词语问题:突出矛盾

三、历史回溯:三派意见

四、“体”乃新解:衣食住行为根本

五、“用”是关键:转化性的创造


作者介绍:

李泽厚(1930.6-2021.11),有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再不是“伦理的觉悟”而是阶级斗争的觉悟成了首要和“最后的觉悟”了。从而,一切问题、所有出路便集中在这个发动组织工人群众进行阶级斗争的焦点上。……这条界限与其说是由“学理”上争论或论证得出的结论,毋宁说更是当时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历史结果。


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一位老共产党员和我聊天时,还说,他的理想时无政府主义,但无政府主义一时实现不了,所以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便最后再达到那个“无政府”的理想世界。


所有这些,都表明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一切,压倒了知识者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视和尊重。


问题的复杂性却在,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国民性的改造,是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头,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与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瘼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


抛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即现实的生活、生存和生命,来高谈“超越的存在”、“道德的生命”,实在是有些不着边际,于心何忍?我认为这倒恰恰违背了原典儒学的精神。


今天你可以关心或参与政治、社会事务,也可以专攻业务,不问不闻;今天不但需要“为科学而科学”、“为艺术而艺术”的专门人才,也需要一批脱开政治、专攻行政的“官僚”阶层。因为毕竟已不是国难当头、全民御敌,“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的时候了,而是走向一个多元发展、各得其所的现代社会。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形成笼罩性影响、堪称“精神导师”的人物,非李泽厚先生莫属。从“主体性哲学”到“情本体”,从“积淀学说”“西体中用”,到“告别革命”“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不仅是80年代“新启蒙”时期的大思想者,“文化热”“美学热”的灵魂人物;他晚年的各种思考和言说依然宏阔睿智,富有活力,是当代中国思想史不可缺少的篇章。


书籍介绍

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毁誉参半。许多青年入学赞之为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紧接此文,本书以数十年的新文学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论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文则结合对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分析,说明由民粹主义、道德主义的入侵马克思主义,迷信战争经验等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117+)
  • 在线转格式(128+)
  • 内容完整(334+)
  • 四星好评(462+)
  • 服务好(148+)
  • epub(629+)
  • 可以购买(430+)
  • 无水印(222+)
  • 无缺页(139+)
  • 排版满分(495+)
  • txt(172+)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