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谷路: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隐谷路: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入选几乎所有欧美著名媒体2020年度十佳图书;疾患会暴露人性的脆弱与阴暗,同样能彰显亲情的顽强和伟大;中科院院士、北大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序
内容简介:
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面的光鲜下,有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动。短短十年间,12个孩子中的6个先后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个孩子则在恐惧中等待,等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等待更多痛苦和伤害的降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屈辱和暴力从未饶恕过这个家庭,笼罩在这个家庭之上的也远不止自残和谋杀。基于对所有健在当事人的采访和大量医学档案资料,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和悲悯的笔触讲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这个家庭的全过程。
在承受无尽苦难的同时,这个特殊的家庭也为探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带来了一丝希望。以加尔文一家的故事为脉络,科尔克在书中梳理并穿插了过去一个世纪医学界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观点和争论、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演变、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见和歧视。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与决裂,到整整一代治疗师将病因归咎于“精神分裂症妈妈”,从理论家们抛弃疾病的概念并执着于对其进行颠覆,到医学研究者抽丝剥茧寻找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原因,本书都一一做了介绍。《隐谷路》终把注意力聚焦在几名医学研究者上,讲述了他们以这个特殊的家庭为样本,在过去数十年间为解开精神分裂症之谜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序言
加尔文一家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
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致谢
关于本书资料的说明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罗伯特·科尔克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和记者,曾担任peng博新闻社的调查记者,文章见于《peng博商业周刊》《连线》《纽约时报杂志》等著名杂志。他的报道曾获哈里·弗兰克基金会2011年度刑事司法杰出报道奖(Excell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Reporting Award),另有作品获美国全国杂志奖提名。此外,他2004年发表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已被改编为电影,将于2020年在美国精品电视电影频道HBO播出。
由于其调查报道记者的背景,科尔克的作品擅长营造悬疑感和新闻调查感,从而吸引读者。他2013年出版的非虚构类作品《失踪的女孩:一桩仍未解开的美国迷案》(Lost Girls: An Unsolved American Mystery)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入选《纽约时报》“年度100本值得关注的图书”,《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10佳图书”,著名网络媒体Slate“过去25年非虚构图书”书单,并被著名流媒体网飞(Netflix)拍成电影,于2020年上线。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序 言
1972年
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市
一对兄妹从家中厨房通往露台的门里走出来,一起来到后院。两人有些古怪。唐纳德·加尔文27岁,双眼深陷,头发剃得精光,下巴上的胡子邋里邋遢,像是从《sheng经》里走出来的人物。玛丽·加尔文7岁,只有唐纳德一半高,长着淡得发白的金色头发和塌鼻子。
加尔文一家住在樵夫谷,那里是一片广阔的森林和农场,位于科罗拉多州中部,依偎在险峻的小山丘和砂岩平顶山之间。他们家的院子散发出松木香甜的气味,带着泥土的清新。灯草雀和蓝松鸦在露台附近的石头花园周围飞来飞去。家里的宠物,一只叫作阿瑟尔的苍鹰,待在他们的父亲多年前搭的鹰舍里,站岗放哨。小姑娘走在前面,兄妹两人从鹰舍边经过,爬上一座小山。他俩对脚下长满地衣的石头路再熟悉不过了。
加尔文一家总共有12个孩子,除了老大唐纳德和老幺玛丽,还有10个年龄各不相同的孩子。他们的父亲总爱开玩笑说,这么多孩子,足够组个橄榄球队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找理由离唐纳德远远的:那几个年纪还没到搬出去住的孩子会去打冰球、棒球,或者橄榄球;家里的另一个女孩,年纪跟玛丽近的姐姐玛格丽特要么跟邻居家的斯卡克姐妹在一块儿,要么就在路那边的肖普托夫家。二年级的玛丽放学后没处可去,只能待在家里,况且除了唐纳德也没人照顾她。
唐纳德身上所有的事都让玛丽弄不明白,无论是他的光头还是他的衣服。所谓的衣服其实只是一条红棕色的床单,唐纳德把它披在身上,仿佛一个修道士。有时候,他会拿弟弟们玩的塑料弓箭给衣服加点装饰。无论什么天气,唐纳德都穿成这样在家附近几英里几英里地走,走上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他一般会沿着这条名叫“隐谷路”的土路走下去,经过樵夫谷的修道院和乳牛场,顺着路肩走上公路的分隔带。他常在父亲工作过的美国空军学院前面停下来,这儿的很多人现在都假装不认识他。快到家时,唐纳德会看着本地小学操场上玩耍的孩子,把身子挺得笔直,用爱尔兰人的欢快语调,拖着音,宣布自己是这里新来的老师,直到学校的校长叫他走开。每当这种时候,二年级的玛丽总是为这个世界如此狭小而难过万分,大家都知道,她是唐纳德的妹妹。
玛丽的母亲对这种情况则已经司空见惯,一笑了之,不会大惊小怪。与其补救,不如承认自己对此束手无策。她不知道家里到底怎么回事,更不懂如何阻止这一切。玛丽除了暗自难过,别无他法,只能也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她注意到父母现在密切监视着所有孩子的危险信号:彼得生性叛逆,布莱恩毒瘾缠身,理查德被学校开除,吉姆打架生事,而迈克尔则干脆离家出走了。玛丽知道,抱怨、哭泣,或者流露出任何情感,都会让人觉得她也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其实在玛丽看来,穿着床单的唐纳德已经比其他时候要好得多了。有时放学回家,玛丽会发现唐纳德正做着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事。比如把家具一件接着一件全搬到后院,或者向鱼缸里倒盐,毒死所有的鱼。有时候在浴室里,唐纳德会把吃下的药都吐出来:三氟拉嗪、氯丙嗪、氟哌啶醇、氟奋乃静、苯海索。有时候,他则会一丝不挂地安静地坐在客厅中间。而另一些时候,母亲则不得不把警察叫来,制止唐纳德和兄弟之间的冲突。
然而大多数时候,唐纳德都沉浸在宗教事务中。他向别人解释说,圣依格那修赋予了他某种“精神修炼和信仰”。几乎每一个白天,以及大多数的夜晚,他都会花大量时间高声诵读《使徒信经》和《主祷文》,以及他自己想出的一长串祷词,他称之为《神父圣职》,里面的逻辑只有他自个儿明白:
献给至高无上的上帝、本笃会、耶稣会士、圣心圣职、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圣母玛丽、纯洁的玛丽、神父奉献会、梅一家人、黑衣修士、圣灵、修道院的方济会修士、神圣的宇宙、使徒式、苦修派……
在玛丽看来,这些祷词就像水龙头,滴滴答答没个完。“别说了!”可玛丽的尖叫从来没办法阻止唐纳德的诵读,他只是稍稍停下吸口气,然后继续。玛丽觉得唐纳德的行为像是对整个家庭的控诉,主要是针对他们的父亲——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很崇拜父亲,加尔文家其他孩子也是如此,甚至包括生病之前的唐纳德。玛丽甚至有些嫉妒父亲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入家中。通过整天拼命工作,父亲获得了对自己活动的掌控权,她能想象那种享受感。拼命就能跳脱出去。
令玛丽受不了的,是唐纳德对她与众不同的态度。这倒不是说他凶狠,实际上他对玛丽很和善,甚至温柔。玛丽的全名是玛丽·克莉丝汀,因此唐纳德常常称呼玛丽为“圣洁的处女,耶稣的母亲”(克莉丝汀在英语中还有基督徒、基督的追随者之意。——译者注)。“我才不是!”玛丽非常讨厌这个称呼,她的其他哥哥也常常用这个称呼寻她开心,相比之下,唐纳德这样说的时候却是一本正经,热切又毕恭毕敬。但这只会让玛丽更为恼火。唐纳德把玛丽作为他祷告的崇高对象,仿佛在邀请玛丽进入他的世界,而这却是玛丽不愿意去的地方。
玛丽终想到了一个对付唐纳德的办法,就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怒火。玛丽发泄的计划,其灵感来自她母亲有时在电视上看的魔幻史诗电影。她对唐纳德说:“我们去山上吧!”他同意了,对于“圣母”他总是有求必应。玛丽提议去山上搭个秋千,“我们带上绳子吧”。唐纳德照做了。到达山顶后,玛丽挑了一棵树,一棵高高的松树,说想把唐纳德绑在树上。唐纳德也同意了,还把绳子递给了她。
就算玛丽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要像电影里烧死异教徒那样,把唐纳德绑在树桩上烧死,大概他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唐纳德紧贴着树干,沉浸在自言自语中,玛丽则拿绳子绕着树,一圈接着一圈,直到确认他无法挣脱为止。唐纳德依旧没有反抗。
玛丽告诉自己,如果唐纳德突然不见了,也没人会想他,更不会有人怀疑是她做了什么。她抱来一堆树枝,作为柴火丢到他的赤脚边。
唐纳德准备好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抗拒自己心中的“圣母”。他现在安静、平和,耐心地等待着。
他崇拜她。
其实玛丽那天并不算太当真,她没带火柴,也就没法点火。更重要的是,她跟她哥哥不同。她是理智的,她的思想扎根在现实世界里,或者至少她需要证明这一点,不仅向她的母亲,也向自己证明这一点。
玛丽终放弃了这个计划,她把唐纳德丢在山上,让他一个人在蝇虫和白头翁花的围绕中独自祷告。玛丽终于可以长时间一个人待着了,但这也不会太久,因为唐纳德终还是下山回家了。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这种反文化现象的根源要追溯到反精神病学运动。在十多年前,一批精神病治疗师几乎不假思索地完全拒绝接受关于精神失常的传统假说。50年代,让-保罗·萨特提出,妄想只是一种超越“现有的平庸”并迎接想象世界的极端方式。1959年,受萨特和其他存在主义者的影响,反传统的苏格兰精神病学家罗纳德·莱恩在《分裂的自我》一书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遭受创伤的灵魂对自我的保护行为。莱恩曾言辞尖锐地谴责说:“额叶切除手术和镇静剂在病人体内圈出了一座疯人院。”他认为精神病分裂症病人退缩到了自己的世界中,因为他们不想招致他人的关注,以此保护自己的自主权。毕竟,病人主动变成石头,总好过被别人变成石头。1961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出版了著作《精神病院》。他在书中探究了精神病院中的生活,并得出结论:是医院将疾病的概念灌输给了病人,而不是反过来的情况。同年,芬兰精神病学家马蒂·奥拉维·西伊拉拉(Martti Olavi Siirala)指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就像先知,能看到社会的神经官能症——我们集体无意识的共同精神病。还是同一年,反精神病学运动的教父托马斯·沙茨出版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精神病的神话》,书中称精神病是掌权者用来对付被剥夺了选举权的人的一种概念,是将有不同思想的社会群体去人性化并投入贫民窟的一种手段。
一年后的1962年,一本小说横空出世,使反精神病学运动进入了社会主流。《飞越疯人院》描述了一家州立精神病医院中的残酷现实,暗喻社会管控和权力压迫。小说讲述了“麦克”——兰道尔·帕特里克·麦克默菲,一个轻微犯罪分子和具有自由精神的反叛者,在疯人院里与医护人员斗智斗勇,最后被恶毒的权威力量击败的故事。在被拍成电影前,《飞越疯人院》就已经成为反文化运动的奠基性迷思,与电影《逍遥骑士》和《雌雄大盗》一样浪漫而影响深远,极好地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揭露了扼杀上一代人文化的原因。
当然,再往回深溯,社会上...
人类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难深渊的下限深不可测,永远有更惨烈的痛苦让人目不忍视。但直视这样的痛苦是征服它们的必要前提,感谢那些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去直面和征服这些苦难的科学家和医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隐疾的人不应该是被社会隔绝、被人类抛弃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
罗森塔尔和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所长西摩·凯蒂( Seymour Kety)在丹麦为他们的研究找到了实验人群。丹麦是很多遗传学研究者倾心的国家,因为这里的医疗记录保存得极好,也愿意将资料分享出来供科学研究。他们得以查阅档案,寻找被收养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随后又研究了收养这些患者的家庭的其他成员的健康记录,寻找关联,并排除了大量患病孩子正好被患病家庭收养的病例。最后,他们将患病的被收养者与对照组,也就是那些在自己亲生父母家中长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搞清楚先天和后天到底哪一个因素会造成更多的精神分裂症病例。
罗森塔尔认为自己终于解决了争议,并且证明了教养不良不会导致精神分裂。在会上,他发现至少有一个持相同观点的人一年轻的精神病学家欧文・戈特斯曼( ring Gottesman)。戈特斯曼和他的合作者詹姆斯・希尔兹( James Shields)当时刚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与罗森塔尔的很相近。3这篇题为“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理论”( A Polygenic Theory of Schizophrenia)的论文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并不是由一个基因导致的,而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激活这些基因导致的。他们的证据包含很多双胞胎病例,但他们的理论有个特别之处:他们不认为是一个显性基因或两个隐性基因导致了精神分裂,而是提出存在一个“易感國值”( liability threshold),易感性超过这个理论值的人可能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在他们看来,遗传和环境因素一一比如家族病史和童年遭受的创伤一一可能联合起作用,使一个人的易感性接近这种阈值。但如果各种因素累加起来没有达到临界值,那么一个携带精神分裂症基因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表现出症状。
戈特斯曼和希尔德的理论被称为“素质一应激假说”,其核心是后天因素激活了先天因素。几十年后,他们的工作被认为极具先见之明,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和荣格时代的大讨论至此开始走向终结。从某些方面看,素质一应激假说有些像是在先天论和后天论两个阵营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如果假说成立,那么无论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机制是怎样的,这些药物都只可能作为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一部分手段而已。
反省人生时,玛格丽特总会想到母亲,想知道为什么她要生这么多孩子,为什么她不惜牺牲健康的孩子也要保护生病的孩子,为什么她明知吉姆精神不正常还要把两个女儿周末送去跟他住。慢慢地,她努力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母亲。她开始认识到,咪没有能力目睹性侵在她眼皮底下发生,她甚至从来没承认过自己受过性侵。这会不会是咪咪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没有分寸、没有节制的原因?她的母亲不断扩充这个家庭,其实只是为了逃离过去,她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家,一个没有瑕疵的家。
长久以来,玛格丽特第一次体会到了与母亲同为存者的共鸣玛格丽特的情况正在一点点好转,除了妹,她需要远离其他家人才能彻底抚平创伤。
琳赛终于更加理解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共同起作用的这一点了。过去她母亲总为自己护,坚持说精神分裂症是先天的。从一个方面说,咪咪是对的,生命从某种程度说具有宿命性,这一点无须否认。但琳赛也明白,人绝不仅仅是基因这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是周围所有人的产物,那些我们必须一同成长的人,那些后来我们选择一起生活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推毁一个人,能改变一个人,也能修复-个人,在不知不党中,也定义了一个人。
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周遭的人使我们成其为人。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横扫几乎所有欧美著名媒体2020年度十佳图书书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
2. 上市首周即登顶《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在《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评选中力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忆录《应许之地》。
3.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立25年来迄今仅有的一部入选的非虚构类叙事作品(不包括回忆录)。
4.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20年度爱图书,美国亚马逊2020年度十佳非虚构类图书。
5. 2021年度美国笔会非虚构文学奖决选作品,2021年度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图书奖入围作品。
6.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序推荐。
7.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外科医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倾力推荐。
8. 癫狂、恐惧、屈辱、暴力、死亡,一个家族希腊悲剧级的苦难和诅咒,如何为医学研究提供难得的机遇,为病患家庭点亮希望的微光。
9. 疾患会暴露人性的脆弱与阴暗,同样能彰显亲情的顽强和伟大。
书籍介绍
一个家族希腊悲剧级的苦难
如何让家庭成员走上不同的人生旅途
被摧毁,被改变,被修复……
又如何为医学研究提供绝佳的机遇
为所有病患家庭点亮希望的微光
·
一段激荡人心的医学探索
一个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
——奥普拉•温弗瑞
·
【内容简介】
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明的光鲜下,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动。短短十年间,12个孩子中的6个先后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个孩子则在恐惧中等待,等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等待更多痛苦和伤害的降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屈辱和暴力从未饶恕过这个家庭,笼罩在这个家庭之上的也远不止自残和谋杀。基于对所有健在当事人的采访和大量医学档案资料,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和悲悯的笔触讲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这个家庭的全过程。
在承受无尽苦难的同时,这个特殊的家庭也为探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带来了一丝希望。以加尔文一家的故事为脉络,科尔克在书中梳理并穿插了过去一个世纪医学界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观点和争论、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演变、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见和歧视。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与决裂,到整整一代治疗师将病因归咎于“精神分裂症妈妈”,从理论家们抛弃疾病的概念执着于对其进行颠覆,到医学研究者抽丝剥茧寻找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原因,本书都一一做了介绍。《隐谷路》最终把注意力聚焦在几名医学研究者上,讲述了他们以这个特殊的家庭为样本,在过去数十年间为解开精神分裂症之谜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
【编辑推荐】
★ 横扫几乎所有欧美著名媒体2020年度好书书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时代》《泰晤士报》……
★ 力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忆录《应许之地》,位居《纽约时报》2020年度十佳图书非虚构类榜首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20年度最爱图书
★ 美国亚马逊2020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立25年来迄今唯一入选的非虚构类叙事作品(不含回忆录)
★ 2021年度美国笔会非虚构文学奖决选作品,2021年度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图书奖入围作品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序推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倾力推荐
·
【媒体、学者推荐】
一部叙事新闻的杰作,也是对同理心的研究。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加尔文一家的故事,同时也梳理了医学界在诊治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科学进展。——《纽约时报》
必将成为非虚构叙事写作的经典之作。——《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项杰出的病例研究,一部调查报道的力作。——西尔维娅·娜萨,《美丽心灵:纳什传》作者,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获得者
从当代科学的眼光来看,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易感素质与个体成长过程中各种不良经历磨合的结果。然而,要找到帮助患者解脱“心魔”的路径并消除疾病带给患者的各种折磨,从正常人的角度艰难地去感悟和理解患者那种“疯狂”的感受,有时比努力寻找致病基因更有意义。《隐谷路》对一个高发精神分裂症家庭经历的细致描述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剂良药,我相信它在这方面能达到的效果会远远超出了解这种疾病本身。——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我在儿童医院的工作中接触过与《隐谷路》中故事类似的家庭,但这本书揭示的苦难比我既往了解到的还要深重许多倍。人类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难深渊的下限深不可测,永远有更惨烈的痛苦让人目不忍视。但直视这样的痛苦是征服它们的必要前提,感谢那些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去直面和征服这些苦难的科学家和医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隐疾的人不应该是被社会隔绝、被人类抛弃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李清晨,外科医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
精神分裂症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第一种被发现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脑疾病。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也是人类社会对遗传与基因爱恨交加的世纪。从一开始对基因的无比崇拜,到纳粹灭亡后所有人都对导致疾病的遗传因素讳莫如深,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隐谷路》提供了一份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绝佳资料,一个被疾病困扰的大家族。在逐渐揭开精神分裂症神秘面纱的同时,医生也发现了各种药物,可以逐渐减轻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痛苦。人类也许暂时还无法治愈精神分裂症,但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的孜孜探索终将使人类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229+)
- 下载快(206+)
- 实惠(669+)
- 无颠倒(527+)
- 值得购买(616+)
- 博大精深(384+)
- 愉快的找书体验(346+)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喜欢"隐谷路: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的人也看了
梦中的暗杀者 小林泰三著 丁丁虫吕灵芝译 两届日本星云 恐怖小说大得主作品 横扫日本三大推理榜单 侦探推理小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人人都玩开心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曲目 竖琴 第9-10级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编左因主编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蔡志忠漫画中国传统文化:漫画孟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经学(第三十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应用物理化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10724833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民国时期社会问题的治理:以1927—1937年上海防控自杀研究为例【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以大师之名学速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Protel DXP 2004基础实例教程(附微课视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You Give Love A Bad Name(ISBN=9781931686136) 英文原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一支笔搞定手绘POP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百名摄影记者聚焦CHINA 1949-200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钦定词谱(全6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当心你身边的精神变态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春·背影(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少儿生活实景英语:愉快度周末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美国海军陆战队图鉴.上册,两栖作战部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幼儿入园准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电工技术(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