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现货24小时内发货
内容简介:
洪堡德,被達爾文譽為「最偉大的科學旅行家」。
200年前,他就以博物學式的觀察,
提出了自然是「生命之網」。
他的眼界超越了自己的時代,
更重新創造了我們眼前的世界。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專文推薦
1799年,洪堡德帶著42件儀器,來到少有歐洲人踏足的地方。
他進入雨林,冒險探尋亞馬遜河的源頭;
他記錄葉子的形狀、溫度計的讀數與岩石的層次;
他像品酒師一樣,品嚐不同河流的河水;
他解剖電鰻、研究活火山的活動,
更察覺殖民者削減森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當他來到欽波拉索山頂,他曾觀察過的一切,開始產生了連結:
庫馬納的某種樹木讓他想起義大利的松樹;
安地斯山的苔蘚讓他想起德意志北部森林的某個物種;
在瑞士、拉普蘭和安地斯山區,同樣都可以看到高山植物。
一切似乎都以某種方式彼此相連,萬物似乎已融為一體。
他走過24000哩路,幾乎等於繞了地球一圈,
帶回60000件植物標本,涵蓋6000物種,其中將近2000種是新物種。
這趟長達5年的旅程,改變他的生命與思維,讓他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
影響了達爾文、歌德、華茲華斯、柯立芝、梭羅、約翰.繆爾、瑞秋.卡森⋯⋯等人,
形塑了如今我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
這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然朝聖之旅、一部精采動人的科學發現史詩。
本書出版後已有二十多種語言版本,並獲得多種獎項:
柯斯達好書獎2015年最佳傳記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科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洛杉磯時報》科學類好書
奧爾森自然寫作獎注目新書
達爾文說,要不是洪堡德,他不會登上小獵犬號,也不會構思出《物種起源》。
──誰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德?
■他,是跨越學科藩籬的知識煉金術士:
在各種學門逐漸專精化的十八世紀,洪堡德以靈敏的頭腦、驚人的速度,
深入探索各個學科:物理學、語言學、考古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
融合不同學科而培養出來的整體觀,成為他的特色,讓他擁有與眾不同的願景。
■他,發現無數新物種,更有將近300種植物、超過100種動物以他命名:
在人們仍堅信世界為人們而創造的年代,他發明各種丈量世界的方法,
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
──發明等溫線,繪製第一幅全球等溫線圖;
──發現地磁赤道,首創「磁暴」一詞;
──首先提出地球的植被帶與氣候帶的概念;
──率先透過圖解方式來研究洋流;
──首度提出森林能增加大氣溼度、有助水土保持。
這些創見,讓洪堡德成為地理學奠基者,
為近代氣象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帶來劃時代的影響。
■他,首創自然是「生命之網」的概念,促成現代環保生態觀念的興起:
洪堡德將自然視為一個有機體,強調自然與人類文化的相互影響,
並且在近200年前就提出警告:「人類造成的禍害……擾亂了大自然的秩序」。
這些洞見,影響許多生態學家、環保人士及自然寫作者:
──梭羅藉由洪堡德的著作,解決如何身兼詩人和博物學者的兩難。
──喬治.馬許說,洪堡德「最能宣揚自然」,因為他將世界理解為人類和自然交互作用。
──約翰.繆爾說,「我非常渴望成為洪堡德那樣的人」。
──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立基於洪堡德有關「互連性」的概念。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著名的蓋婭理論,也與洪堡德的見解相似。
此外,本書作者也提出令人信服的推論:正是洪堡德對環境生態的先進見解,
才有「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環保觀,以及梭羅的《湖濱散記》。
■他,豐富了十九世紀動人的心靈史:
洪堡德結合自然與藝術、事實與想像的思考方式,
啟發無數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
──達爾文說,洪堡德的敘述是「詩歌和科學的罕見結合」。
──夏多布里昂認為,「你會相信自己正與他一同乘風破浪,和他一起迷失在森林深處」。
──儒勒.凡爾納在寫作《超凡旅程》系列時,從洪堡德的敘述取材。
──愛默生、華茲華斯、柯立芝等人都受洪堡德的自然觀影響。
■在博物學回歸的二十一世紀,重新認識洪堡德,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洪堡德關於自然的看法就像經過滲透作用般進入了人們的意識,
但這些想法背後的發明者反而消失了。
他雖然仍形塑著我們的思維,但在學界以外幾乎已被人遺忘。
他的著作塵封於圖書館,他的名字雖仍處處可見,但許多人已不知緣由。
二十一世紀是博物學重新回歸的時代,在環境、生態、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之際,
我們需要更多跨越智識、心靈、視野界限的博物學家。
此時此刻,重新認識洪堡德的生平與創見,理解他對世界的全觀式看法,
有助於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國際媒體好評
・沃爾芙以紮實的考證、出色的文字,生動描述洪堡德的探險旅程,讓我們對於這位生態預言家重新滿懷謝意。這本書同時也提醒我們洪堡德當年的先見之明:地球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有機體,但人類充滿破壞的行為,將會為它帶來可怕的傷害。──《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評論
・在本書裡,洪堡德就像和我們處在同一個時代。他為人們帶來朝氣,他的一言一行,就像現今通曉多國語言的知識分子。他彷彿穿越兩百年時空,為這個世界的無知科學家與統治者帶來棒喝⋯⋯這本書有時讀來就像充滿刺激的探險小說⋯⋯閱讀《發明自然的人》,很難不受洪堡德的熱情感染。──納森尼爾・瑞契,《紐約時報》書評
・洪堡德是十九世紀的愛因斯坦,而沃爾芙成功結合了他的傳記,以及那個年代令人陶醉的歷史。──《科克斯評論》
・一位大無畏探險家的旅程,帶來令人興奮的閱讀體驗⋯⋯沃爾芙為洪堡德的探險之旅注入丁丁的精神。──西蒙・溫德爾,《衛報》年度好書評論
・在氣候變遷帶來全球性挑戰的此時此刻,洪堡德跨學科的思考方式更顯重要。──《經濟學人》年度好書評論
・《發明自然的人》是一本巨著,既華麗又充滿冒險,生動活潑且做足了功課──它是地理的朝聖,也是心智的史詩。──理查.福爾摩斯(Richard Holmes),
《柯立芝》(Coleridge)、《漫遊年代》(The Age of Wonder)作者
・藉由驚奇的植物歷史探險,以及精采的科學探索,我總是任由自己隨著文中脈絡,走向令人難忘的旅程。──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這本考證嚴謹的細膩作品,不但是傳記,更集合了種種奇珍異事,讓我們愉快臥遊世界最險惡之境──從水氣氤氳的亞馬遜雨林,到哈薩克斯坦的冰封山巔。──吉爾斯・米爾頓,倫敦《週日郵報》
・二次世界大戰後,洪堡德和許多德國作家、科學家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斷層。本書試圖重建洪堡德的聲譽,成果卓著。──喬依・洛・迪科,倫敦《獨立報》
・沃爾芙以充滿魔力的文字,重現了洪堡德複雜而耀眼的人格特質,以及他的著作的眼界。──強尼・烏格洛,《華爾街日報》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作者簡介
安德列雅・沃爾芙(Andrea Wulf)
出生於印度,年幼時搬到德國,目前住在英國。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受訓成為設計歷史學家。她的《現代園藝的創造者》(Brother Gardeners),榮獲美國園藝學會2010年最佳圖書獎,以及2008年山謬.強森獎。2011年春天出版的《國父與園丁》(Founding Gardeners)則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安德列雅的文章經常刊登於《衛報》、《金融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紐約時報》。她也常定期受邀上廣播與電視節目,如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及英國的BBC。官網:www.andreawulf.com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61岁的杰斐逊腰板笔挺,“直如枪杆”。这个高高瘦瘦、举止有些笨拙的男人,有着农夫特有的红润脸颊和钢铁般结实的体魄。他既是一个年轻国家的总统,又是蒙蒂塞洛庄园的主人。庄园占地广阔,位于弗吉尼亚蓝岭山脉的山麓中,在华盛顿西南方向约100英里处。虽然他的妻子早在20年前去世,杰斐逊仍享有亲密的家庭生活,尤其喜欢和他的七个小孙子、小孙女待在一起。朋友们注意到,杰斐逊谈天时经常让孩子们爬到他的膝上。洪堡到达美国时,杰斐逊正在为几周前去世的小女儿玛丽亚哀悼:她于1804年4月诞下一名女婴后去世。他的另一个女儿玛莎长期居住在白宫,后来带着她的孩子们搬到蒙蒂塞洛定居。
杰斐逊讨厌荒废时间。他每天黎明起身,同时翻阅若干本书籍,处理大量通信。为了备份通信记录,他专门买了一台复印信件的机器。他没有一刻能够安闲下来,还曾经告诫女儿:空虚无聊是“生活中最危险的毒药”。18世纪80年代,独立战争结束后,杰斐逊作为美国驻法国大使在巴黎生活了5年。利用这一机会,他广泛游历欧洲,带回了大量新书、古籍与新观念。他称自己为“嗜书如狂”所苦,会不停地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欧洲期间,他还在公务之暇参观了英国最精巧的花园,以及考察比对了德国、荷兰、意大利与法国的农业技术。
1804年是杰斐逊政治生涯中的巅峰时期。他起草过《独立宣言》, 当选了美国总统,并于1804年年底以决定性优势再次当选,开始他的第二届任期。在他的主持下,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为国家未来向西扩张奠定了基础。1只花了1500万美元,杰斐逊就将国家的地盘扩大了一倍: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落基山脉,北起加拿大,南至墨西哥湾,8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被纳入新的国家版图。杰斐逊刚刚派遣梅里韦瑟·刘易斯(Meriwether Lewis)和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 进行首次横跨整个北美洲大陆的陆路考察。考察的任务将囊括杰斐逊所有感兴趣...
得知洪堡去世消息当天,25岁的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十分苦闷。海克尔在给未婚妻安娜·泽特(Anna Sethe)的信中写道:“啊,我心中活着两个灵魂。”此处,他借用了歌德《浮士德》中的著名意象:浮士德在对尘世的眷恋和对飞升天界的渴望之间踟蹰徘徊,而海克尔则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左右为难。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以心灵感知自然,还是以一位科学家的视角去探究自然世界。洪堡的著作给予了海克尔最初的启发,引导他从小热爱自然、科学、探索与绘画。这位伟人的去世在海克尔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危机。
海克尔当时正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试图取得一些动物学上的新发现,从而帮助自己进入德国学术界。然而科学上的研究进展十分不顺:他本想研究海胆、海参和海星的解剖学结构,但无法在那不勒斯湾找到足够的活体样本。与海洋生物学上的丰富收获相比,意大利的优美风景 更让他心旌动摇。自然向他呈现了“一场诱人的盛宴”(如其所言),犹如东方国度的盛大集市。所以,为何还要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去从事那些整天幽闭在室内的研究工作?海克尔告诉安娜,自己十分苦闷,好像听到“魔鬼梅菲斯特的大声嘲笑”。
在这封信里,海克尔通过洪堡的自然观来审视自己的迷茫。他该如何协调自己细致的科学观察与“以整体来把握自然”的冲动?他该如何让自己对自然的艺术欣赏和科学真理结合在一起?洪堡曾在《宇宙》中写道,知识、科学、诗歌与艺术感受之间存在一以贯之的纽带;海克尔不确定该如何在自己的动物学研究中应用这些思想。动物和植物世界挑起他的好奇心,邀请他来解开其中的奥秘,但他不确定应该通过什么来 探究谜题:是一杆画笔,还是一台显微镜?如何才能找到确定的答案?
对海克尔来说,洪堡的去世标志着自己生命中一段布满不确定性的时光之开端。在接下去的一段日子里,他将开始寻找自己真正的志业。同时,这也是他充满愤怒、危机和悲痛的职业生涯的开始。在海克尔的一生中,死亡将成为驱使他不断前行的力...
洪堡在巴黎焦急地关注着南美洲的局势。他给美国政府高官写信,敦促他们帮助南方的同胞,并抱怨他们回复得太慢。一位住在巴黎的美国将领建议杰斐逊将洪堡的请求当作紧急事务来处理,因为他的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一位欧洲人”。
在当时的欧洲和北美洲,没有人比洪堡更了解南美洲——他是这一方面的绝对权威。关于这片当时不为人所知(“令人羞愧的无知。”杰斐逊语)的大陆,他的著作中蕴藏了丰富的信息。其中格外受到关注的是一部名为《关于新西班牙王国的政治随笔》(Political Essay on the Kingdom of New Spain)的书稿。全书共5卷,于1808—1811年间陆续问世,刚好赶上举世瞩目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洪堡定期将刚出版的新书寄给杰斐逊。这位前总统仔细地通读全书,尽可能地增进对发生起义的殖民地的了解。他告诉洪堡:“我们关于他们的知识几乎全部拜您所赐。”杰斐逊和他的政治盟友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希望看到自由的共和国制度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但与此同时,给一个立足未稳的南美洲新政权提供官方支持要冒极大风险,何况那可能意味着一个强有力的经济竞争对手将在南半球崛起。杰斐逊相信,与“实际可行的选择”相比,美国并不期望南美洲的局势如此发展;他不希望殖民地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国家,而更希望保留现有的格局,分为多个小国——因为“倘若形成一大片国土,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强邻”。
杰斐逊并不是唯一一个从洪堡书中获取情报的人:玻利瓦尔也急迫地翻阅着这些书,因为关于这片他想要解放的大陆,绝大部分是他完全不了解的。在《关于新西班牙王国的政治随笔》中,洪堡不厌其烦地将他对地理、植物、种族冲突、西班牙人所作所为的观察与殖民统治对环境的影响联系起来,并交代了手工业、矿业和农业的劳工处境。他提供了财政收入、军事防御以及道路和港口的相关信息,并附上大量的数据表格,从银矿产量到农田收成,以及各殖民地商品进...
玻利瓦尔同时意识到,奴隶制度是牵动冲突进程的中心。与博韦斯及其“地狱军团”进行的艰苦内战给了他一个重要的教训:自己所代表的克里奥尔种植园主集团,其财富建筑在奴隶的劳力之上;因此,如果不能将奴隶们争取过来,那么他们将继续与他为敌;而没有奴隶们的帮助就不会有革命。在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失败后,玻利瓦尔继续流亡海地。在那里,他与海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亚历山大·佩蒂翁(Alexander Pétion)讨论了相关问题。
海地原本是法国殖民地。1790年初,奴隶们发起暴动,并于1804年宣告独立。海地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佩蒂翁是混血族裔,其父亲是一位法国富商,母亲拥有非洲血统。他是唯一答应帮助玻利瓦尔的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家。佩蒂翁保证提供武器并派出战船,但条件是必须解放奴隶。玻利瓦尔同意了,他说:“奴隶制是黑暗的女儿。”在海地停留三个月后,玻利瓦尔带领一支佩蒂翁派遣的小型舰队向委内瑞拉进发,上面满载着弹药、武器和兵士。他们于1816年夏天登岸。登岸后,玻利瓦尔马上宣布,所有的奴隶将获得自由。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但他花了不少力气去劝说克里奥尔精英阶层接受这一计划。3年后,他仍感到奴隶制度如同一层黑纱笼罩着整个国家。他再一次以自然现象作为比喻写道:“乌云密布,暗无天日,一切都预示着将有烈火从天而降。”玻利瓦尔解放了自己庄园的奴隶,并承诺凡是加入军队的奴隶都可获得自由。但是等到10年后,也就是1826年,他才将完全废除奴隶制度写入玻利维亚宪法。不过,即使是当时公认开明的美国政治家杰斐逊与麦迪逊,他们自家的庄园尚且还拥有数百名奴隶,因此玻利瓦尔的决策可谓大胆。洪堡在南美洲目睹了库马纳附近奴隶市场的悲惨景象,之后便成了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十分欣赏玻利瓦尔的决定,在此后的一部著作中称赞玻利瓦尔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与美国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后数年,洪堡都在巴黎关注拉丁美洲的动态。革命形势起起...
两个月后,即1845年4月底,《宇宙》的第一卷终于在德国出版。漫长的等待是值得的。德文版的《宇宙》迅速成为畅销书,在一开始的几个月内就卖出了两万多本。几星期内,洪堡的出版商就开始加印,几年内就被译成了英语、荷兰语、意大利语、法语、丹麦语、波兰语、瑞典语、西班牙语、俄语和匈牙利语等多个版本——洪堡称这些为“我在德国以外的《宇宙》之子”。
《宇宙》不同于此前任何一本关于自然的书籍。洪堡带着读者们从外太空旅行到地球,然后从星球的表面深入地下核心。他讨论彗星、银河系和太阳系,以及地磁现象、火山和山顶的雪线。他描写人种的迁徙、植物、动物,以及生活在一潭静滞的水中和受到侵蚀的岩石表面的微生物。其他人都在强调人类已经揭开自然最深层的秘密,因而为自然祛魅,洪堡的信念却刚好相反。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极光的五彩光芒“与海面闪耀的波光融而为一”,洪堡试问道,这样的魔力怎么可能消失呢?知识永远不能“杀死想象本身所富有的创造力”;相反,它只会带来更多激动、惊奇和妙不可言的感受。
长达百页的引言是《宇宙》中最重要的部分。洪堡在其中讲述了他的愿景:一个充满生命脉动的世界。洪堡写道:一切事物都是“生命力永无止境之跃动”的一部分;自然是一个“活着的整体”,有机生命体在其中以“精妙的网络纹路”交织在一起。
书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天文;然后是地球,其中包括地磁现象、海洋、地震、气象学和地理学;第三部分则是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有机生命的探索。《宇宙》一书探索的是“造物之博大尺度”,所涵盖、集合的学科远超之前的任何一部著作。与德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不同,这本书远远不止是事实与知识的简单集合,因为让洪堡更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关联。他对气候的讨论最能代表其方法取径的不同:当其他学者专注于温度和天气等气象数据时,洪堡率先以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来理解气...
洪堡写过的推荐信多达几百封。当一封信到达收件人的手中,“破译密码”的工作就开始了。洪堡承认,自己字迹不佳,写得就像“需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象形文字”;随着年岁渐长,他的字迹就更加难以识别。洪堡的信往往需要在若干位友人中传阅,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分别看懂些许字词或句子。即便使用放大镜,破解洪堡的纤微字迹也往往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至于收到的信,那就更多了。19世纪50年代,每年大约有2500到3000封信寄抵洪堡的住处。他抱怨道,位于奥拉宁堡大街的公寓已经成了交易通信地址的场所。他并不介意讨论科学问题的信件,但对那些“荒唐的通信”不胜其烦——有希望得到皇家奖章的中学老师和助产师的,又有读者请求签名。有一次,一群女士反复来信,试图劝他皈依她们所在的宗教组织;还有人询问热气球的原理、请他帮忙移民,或自告奋勇要来照护他。
但也有一些特别的信件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喜悦,特别是来自昔日探险同伴艾梅·邦普兰的问候。自从1816年重返南美,邦普兰再也没有回过欧洲。他被关押在巴拉圭的监狱中近十年,于1831年突然获释。然而他决定留在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位同样年逾八旬的老人在毗邻巴拉圭的阿根廷境内耕种自己的农场,过着简朴的生活:栽种果树,偶尔到野外采集植物。
两位老友在通信中谈论植物、政治与共同的友人。洪堡寄去自己新近的著作,并通报欧洲最近的政治时局。他向邦普兰保证,普鲁士的宫廷生活并未改变自己的自由派立场,自由和平等的信念仍然活跃于心中。二人都年事已高,信中的口吻也越来越柔和,时常相互提及他们长年的友谊以及共同经历的历险。洪堡写道,他没有一个星期不想念邦普兰。逝去的岁月一个接一个地带走了他们共同的朋友,两位老人也愈发珍惜对方。他们学术上的三位同事——包括洪堡的密友阿拉戈——在三个月内相继去世。洪堡写信给邦普兰,感叹道:“我们还侥幸地活着,然而巨大的海洋分隔了我们!”邦普兰也十分想念洪堡,他回信写道,每个...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洪堡德,被達爾文譽為「最偉大的科學旅行家」。
200年前,他就以博物學式的觀察,
提出了自然是「生命之網」。
他的眼界超越了自己的時代,
更重新創造了我們眼前的世界。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作家、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專文推薦
1799年,洪堡德帶著42件儀器,來到少有歐洲人踏足的地方。
他進入雨林,冒險探尋亞馬遜河的源頭;
他記錄葉子的形狀、溫度計的讀數與岩石的層次;
他像品酒師一樣,品嚐不同河流的河水;
他解剖電鰻、研究活火山的活動,
更察覺殖民者削減森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當他來到欽波拉索山頂,他曾觀察過的一切,開始產生了連結:
庫馬納的某種樹木讓他想起義大利的松樹;
安地斯山的苔蘚讓他想起德意志北部森林的某個物種;
在瑞士、拉普蘭和安地斯山區,同樣都可以看到高山植物。
一切似乎都以某種方式彼此相連,萬物似乎已融為一體。
他走過24000哩路,幾乎等於繞了地球一圈,
帶回60000件植物標本,涵蓋6000物種,其中將近2000種是新物種。
這趟長達5年的旅程,改變他的生命與思維,讓他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
影響了達爾文、歌德、華茲華斯、柯立芝、梭羅、約翰.繆爾、瑞秋.卡森⋯⋯等人,
形塑了如今我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
這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然朝聖之旅、一部精采動人的科學發現史詩。
本書出版後已有二十多種語言版本,並獲得多種獎項:
柯斯達好書獎2015年最佳傳記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科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洛杉磯時報》科學類好書
奧爾森自然寫作獎注目新書
達爾文說,要不是洪堡德,他不會登上小獵犬號,也不會構思出《物種起源》。
──誰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德?
■他,是跨越學科藩籬的知識煉金術士:
在各種學門逐漸專精化的十八世紀,洪堡德以靈敏的頭腦、驚人的速度,
深入探索各個學科:物理學、語言學、考古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
融合不同學科而培養出來的整體觀,成為他的特色,讓他擁有與眾不同的願景。
■他,發現無數新物種,更有將近300種植物、超過100種動物以他命名:
在人們仍堅信世界為人們而創造的年代,他發明各種丈量世界的方法,
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
──發明等溫線,繪製第一幅全球等溫線圖;
──發現地磁赤道,首創「磁暴」一詞;
──首先提出地球的植被帶與氣候帶的概念;
──率先透過圖解方式來研究洋流;
──首度提出森林能增加大氣溼度、有助水土保持。
這些創見,讓洪堡德成為地理學奠基者,
為近代氣象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帶來劃時代的影響。
■他,首創自然是「生命之網」的概念,促成現代環保生態觀念的興起:
洪堡德將自然視為一個有機體,強調自然與人類文化的相互影響,
並且在近200年前就提出警告:「人類造成的禍害……擾亂了大自然的秩序」。
這些洞見,影響許多生態學家、環保人士及自然寫作者:
──梭羅藉由洪堡德的著作,解決如何身兼詩人和博物學者的兩難。
──喬治.馬許說,洪堡德「最能宣揚自然」,因為他將世界理解為人類和自然交互作用。
──約翰.繆爾說,「我非常渴望成為洪堡德那樣的人」。
──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立基於洪堡德有關「互連性」的概念。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著名的蓋婭理論,也與洪堡德的見解相似。
此外,本書作者也提出令人信服的推論:正是洪堡德對環境生態的先進見解,
才有「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的環保觀,以及梭羅的《湖濱散記》。
■他,豐富了十九世紀動人的心靈史:
洪堡德結合自然與藝術、事實與想像的思考方式,
啟發無數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
──達爾文說,洪堡德的敘述是「詩歌和科學的罕見結合」。
──夏多布里昂認為,「你會相信自己正與他一同乘風破浪,和他一起迷失在森林深處」。
──儒勒.凡爾納在寫作《超凡旅程》系列時,從洪堡德的敘述取材。
──愛默生、華茲華斯、柯立芝等人都受洪堡德的自然觀影響。
■在博物學回歸的二十一世紀,重新認識洪堡德,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洪堡德關於自然的看法就像經過滲透作用般進入了人們的意識,
但這些想法背後的發明者反而消失了。
他雖然仍形塑著我們的思維,但在學界以外幾乎已被人遺忘。
他的著作塵封於圖書館,他的名字雖仍處處可見,但許多人已不知緣由。
二十一世紀是博物學重新回歸的時代,在環境、生態、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之際,
我們需要更多跨越智識、心靈、視野界限的博物學家。
此時此刻,重新認識洪堡德的生平與創見,理解他對世界的全觀式看法,
有助於找出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國際媒體好評
・沃爾芙以紮實的考證、出色的文字,生動描述洪堡德的探險旅程,讓我們對於這位生態預言家重新滿懷謝意。這本書同時也提醒我們洪堡德當年的先見之明:地球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有機體,但人類充滿破壞的行為,將會為它帶來可怕的傷害。──《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評論
・在本書裡,洪堡德就像和我們處在同一個時代。他為人們帶來朝氣,他的一言一行,就像現今通曉多國語言的知識分子。他彷彿穿越兩百年時空,為這個世界的無知科學家與統治者帶來棒喝⋯⋯這本書有時讀來就像充滿刺激的探險小說⋯⋯閱讀《發明自然的人》,很難不受洪堡德的熱情感染。──納森尼爾・瑞契,《紐約時報》書評
・洪堡德是十九世紀的愛因斯坦,而沃爾芙成功結合了他的傳記,以及那個年代令人陶醉的歷史。──《科克斯評論》
・一位大無畏探險家的旅程,帶來令人興奮的閱讀體驗⋯⋯沃爾芙為洪堡德的探險之旅注入丁丁的精神。──西蒙・溫德爾,《衛報》年度好書評論
・在氣候變遷帶來全球性挑戰的此時此刻,洪堡德跨學科的思考方式更顯重要。──《經濟學人》年度好書評論
・《發明自然的人》是一本巨著,既華麗又充滿冒險,生動活潑且做足了功課──它是地理的朝聖,也是心智的史詩。──理查.福爾摩斯(Richard Holmes),
《柯立芝》(Coleridge)、《漫遊年代》(The Age of Wonder)作者
・藉由驚奇的植物歷史探險,以及精采的科學探索,我總是任由自己隨著文中脈絡,走向令人難忘的旅程。──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這本考證嚴謹的細膩作品,不但是傳記,更集合了種種奇珍異事,讓我們愉快臥遊世界最險惡之境──從水氣氤氳的亞馬遜雨林,到哈薩克斯坦的冰封山巔。──吉爾斯・米爾頓,倫敦《週日郵報》
・二次世界大戰後,洪堡德和許多德國作家、科學家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斷層。本書試圖重建洪堡德的聲譽,成果卓著。──喬依・洛・迪科,倫敦《獨立報》
・沃爾芙以充滿魔力的文字,重現了洪堡德複雜而耀眼的人格特質,以及他的著作的眼界。──強尼・烏格洛,《華爾街日報》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222+)
- 内容完整(502+)
- 引人入胜(311+)
- 盗版少(566+)
- 差评少(490+)
- 一星好评(669+)
- 中评多(236+)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喜欢"【现货】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亚历山大冯洪堡德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的人也看了
商务公务活动主持词与方案大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I Can Make Things for Easter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构建夸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培训辅导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亚森·罗平智斗福尔摩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实验班提优训练 八年级上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 2020年秋季新版(含答案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介观系统中的电子输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模拟试题及解析(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12秋黄冈密卷高中英语必修2 YL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象棋入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当代名医临证治验实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圆环物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电子政务概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提琴考级曲集第二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国家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管理与实践(培训教材/配增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与执法司法——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Pat the Pony (Little Golden Book, Touch and Feel) [Plastic Comb] 拍拍小马 (金色童书,触摸书)ISBN 978030712164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复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维修工作页(第3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