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精美图片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011415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4.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软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反思革命,批判历史,质疑学问,启蒙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历史,经这样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老革命写出来,极具真实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李新先生(1918年9月15日—2004年2月5日),生于四川荣昌县(今属重庆)。李新学生时代是四川学潮领袖,与李成之(作家李锐的父亲)、王方名(王小波的父亲)共同策划、领导四川学生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太行分局科长、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等职,并做过两年县委书记,与彭德怀、邓小平、任弼时等中共高层多有交往。新中国成立后,李新先生不谋权力,主动请求进入教育界,协助吴玉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党史研究室担任领导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编撰工作。李新先生主编或参与主编多种大型专著,主要有三编十卷本的《中华民国史》(已出二编三卷五册,中华书局1981~1987年版)、四卷本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和《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十二卷);合作编辑有《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版)和《孙中山全集》(第二到四卷,中华书局1982~1985年版);个人专著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等。

本书整理者、李新先生的学生陈铁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由于年纪大了,料事从坏处想得更多,所以世事的发展多半比我预料的更好。因而我总是高兴的、乐观的。


创造光辉历史业绩的人,不止是有名的英雄,还有更多的是无名的英雄。正是千百万无名英雄以至全体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前进,那些有名的英雄也是从其中涌现出来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反思革命,批判历史,质疑学问,启蒙文化!                                               


书摘插图


前言

前 言

 

近年来出版了很多回忆录。我看过的也不少,颇受教益。通过回忆录,使我对许多历史事实了解得更加具体和丰富。但是,大多数的回忆录都“隐恶扬善”,无论对别人或对自己,都是拣好的说,坏的不说或少说。其实这也难怪。人们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关于自己,多半爱说“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至于“走麦城”,连提也不愿意提。对别人,一般是爱说别人的坏话,能为别人说好话的并不多。因此“隐恶扬善”只要说的是真话,就应该说是不错的了。至于那些谁当权就为谁说好话,谁倒霉,就说谁的坏话,甚至伪造历史、取宠求荣,这样的为拍马而写的“回忆录”,一切正直的人,都会对它不屑一顾,虽然也能凭权势而畅销一时,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写回忆录,按理我是没有资格的。记得50年代末,我在成都帮助吴老(玉章)写回忆录。在写留法勤工俭学时,恰好陈毅外长从国外回来,也住在成都金牛坝。既然住在一起,我便过去访问了陈毅。他对留法勤工俭学记得很清楚,因此谈得很详细。他除谈了事实经过之外,还提出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意见。他说:“赵世炎当时是党员,当我们在里昂被抓起来、关起来后,他却溜之大吉,一直跑到苏联去留学;而我们这批被捕的人,则被押送回国。他虽然是我党著名的烈士,我一直认为他当时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领头的党员当逃兵,在群众中影响很坏。”陈毅由此更谈到我们的白区工作。他说:“我们的军队打仗,党员是冲锋在前的。但在白区游行示威,党员却躲在后面,把非党积极分子推到前面去,因此被捕的多半不是党员。我们还认为这样很‘策略’。结果,非党同志为我们被捕、被杀头,使我们大大地脱离了群众。这样做是不符合列宁主义的。你们看,‘血的星期日’不是布尔什维克领着群众一起去流血牺牲吗?”陈毅的谈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谈完后,我说:“陈毅同志,请你再谈一次,我给你写成回忆录。”他说:“写回忆录,我没有资格。”我说:“你是元帅嘛,怎么没有资格?”他说:“留法的时候,吴老已经是名流了,我还是娃娃呢。”因此,此后我没有再找他谈回忆录的事了。陈毅尚且说他没有资格写回忆录,那么,我还有什么资格呢?

我是一个历史工作者,研究历史的人。我认为写历史应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来写,把它写成信史、真史。但这样做是很难的,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自古以来,要想写真史,首先在政治上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明写真史会遭到杀身之祸。但是,中国的史学正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传统。即认为写史而不真,有违史德,丧失了史学家的良心。尽管有不少“史学家”由于昧心写伪史而飞黄腾达,但悠久而光荣伟大的史学传统并没有完全失坠,它依然存在于史学界和广大人民的心中。

因为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事实,都被一些大名鼎鼎的“史学家”为了政治目的而把它歪曲了,我的良心使我感到有责任把它纠正过来,因此我必须写回忆录。对于那些“隐恶扬善”的回忆录,虽然并没有隐去真事,但它毕竟太不全面,我也应该就我所知,加以补充,以便后人对真相不致以偏概全。总之,我写回忆录是应客观的要求,至于够不够资格,我就不管它了。

我写回忆录的目的既然是这样,那它就不能像文学作品《红楼梦》那样,把“真事隐去”,而要如实地把真人真事写出来。可是这样的回忆录是很难发表的。所以我的回忆录都只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保存,并不想发表。

那么,现在为什么又出版这本回忆录呢?说来话长。大概是1995年吧,组织上考虑让我离休。既然要离休,就得确定我的工龄。从前,我的工龄都是从1938年,我从陕北公学毕业后算起的。对此,我一直没有计较甚至没有注意。后来,我发觉抗战前参加工作与抗战后参加的待遇大不一样,而且,提拔干部也是一个大界限。因为解放初,邓小平就要我去西南局任青委书记并兼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那就是副省长的待遇了,但吴老没有让我离开中国人民大学。而在中国人民大学评定级别时,我就是行政九级(以后一直没有增长),也不算低。那时人们对级别的观念不像现在这样浓厚,现在是连和尚、道士都有级别。现在既然要离休,工龄就不能不计算。现在是,凡参加过“一二·九”游行、跟着喊过口号的都算参加了革命,而我那时是重庆学联主席,能不算参加革命吗?何况我们被开除学籍以后,留下来没有被开除的人,现在都被承认是参加革命了。因此我请党委进行调查,解决我的工龄问题。党委根据我写的回忆录《风雨巴山》,派人去四川调查,结果证明我写的完全属实,毫无虚假。四川当年从事学运的老同志们看见这篇回忆录后,都劝我将它发表。我说:“其中的真人真事,不隐去能行吗?”他们说:“没有关系,顶多,对个别的人,你替他改一下姓名就行了。”为此,我才准备在党史出版社出版我的《风雨巴山》。出版社的同志对我说:“光出版《风雨巴山》未免太单薄了,要出,不妨多出一些。”既然出版社愿意多增加一些内容,我于是便把这次的回忆录增加为《救亡与抗战》,把从“九一八”到抗战胜利(1931~1945)这一段时期现成的几篇汇集到一起出版。这便是这本《救亡与抗战》出版的由来。

八年抗战,是我一生中值得回忆的时期。无论是关于游击战争、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统一战线、国共摩擦斗争以及整风运动等等,我都必须写,也准备写。例如我现在正写着的《中共北方局整风记》就是非写不可的。但要发表就很难了,大概要等10年以后吧?这并非是我的顾虑太多。我已年届八十,并且早已有安身立命之所,不必为“稻粱谋”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只是因为其中说到的人和事,距今太近,有的还活着,即使本人不在了,他的亲属还多嘛,何必要引起他们的不安呢?而且,有的领导人从政治上考虑,出版社从风险上考虑,都不愿出版这样的回忆录。因此,我一定要写的这些回忆录,暂时只能送存党史机关,束之高阁。但并不是要“藏之名山”,而是要等到适当时机才把它发表出来,好是等死后才发表。“死后是非谁管得”,那时候什么评论都听不见了,多么干净!张学良要把他的回忆录留到下世纪(初)才发表,其用意很深,也可以说用心良苦。我认为他这样做很明智,所以我的某些回忆录也要留待将来发表。

以上,我把为什么要写回忆录,为什么要发表这本回忆录,以及发表的回忆录为什么只能是目前这个样子(不成样子),都如实地说明了。我写了这些,作为本书的前言,一则是请求读者谅解;二则是希望得到指正,以便今后能写得好一些。

1997年4月


书籍介绍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历史,经这样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老革命写出来,极具真实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275+)
  • 排版满分(321+)
  • txt(170+)
  • 差评少(183+)
  • 购买多(441+)
  • 内容齐全(349+)
  • 快捷(359+)
  • 字体合适(353+)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