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精美图片](https://img3m0.ddimg.cn/93/12/25353300-1_h_7.jpg)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巴菲特亲荐,但斌倾情做序,揭示贯穿巴菲特整个投资生涯、多年长盛不衰的基本原则,躲避投资陷阱,创建获取成功的投资思维。
内容简介:
从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纽约工作,到他自己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主席,这期间,沃伦·巴菲特一直管理者他的专业投资合伙基金——巴菲特有限合伙基金。在那段时间里,他创造了成就,他的合伙人尽管人数不多却在逐年增长,巴菲特每半年都会给他们写信,向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财观念、投资方法以及诸多反思。这些信涵盖了一系列长期受用且相当有效的原则和方法,是巴菲特亲著的投资入门手册。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巴菲特严谨的思维智慧,这为我们提供了投资技巧方面的基本框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信记录了一位手中*初只有一小笔资金的年轻投资者在成功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投资者可以采纳并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自己深入市场探险的过程中获得长期成功。杰里米·米勒从不同寻常的视角揭开这些信的面纱,展现了巴菲特独树一帜的多样化投资策略,也彰显了他要实现每年至少高出市场收益率10个百分点的目标和策略。这本书中的每一章都围绕着致股东的信中的一个观点或主题展开,这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巴菲特的思想和经验——这些经验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有效,在各种投资环境下也一样——这也是他成功的基石。
书籍目录:
目录
引 言 / VII
基本原则 / VIII
章 本书用意 / 1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基本原则 / 4
市场先生 / 7
持有股票犹如坐拥公司 / 8
市场猜想 / 10
可预测的股价回落 / 12
摘自“致股东的信”:投机行为、市场猜想及市场回落 / 14
智慧锦囊 / 18
第二章 复利增值 / 19
复利带来的乐趣 / 24
当今投资者面临的紧要问题 / 27
摘自“致股东的信”:复利带来的乐趣 / 31
智慧锦囊 / 36
第三章 市场指数:坐享其成的基本原理 / 37
当今共同基金的更高标准 / 40
多数基金终于折翼 / 43
摘自“致股东的信”:被动投资的案例 / 46
智慧锦囊 / 51
第四章 设定标准:无用功与有效功 / 53
宏伟的目标 / 58
时间是好的检验方法 / 60
摘自“致股东的信”:设定标准 / 63
智慧锦囊 / 70
第五章 合伙基金:精妙的体系构造 / 73
巴菲特合伙基金的基石 / 76
巴菲特合伙基金有限公司成立 / 78
BPL公司章程 / 80
投资者失利而经理得利之道 / 81
收益不佳情况下的佣金 / 82
有福可同享,有难不同当 / 82
流动性条款 / 83
摘自“致股东的信”:1960年关于BPL基金体系的全文 / 86
智慧锦囊 / 90
第六章 低估值型投资 / 93
低估值型股票的赢利原因 / 105
潜在价值法 / 107
新思路 / 111
品质综合法 / 116
你应该做什么? / 119
BLP案例分析:联邦信托公司 / 125
当前的情况 / 128
摘自“致股东的信”:低估值型股票 / 128
智慧锦囊 / 136
第七章 合并套利 / 139
合并套利 / 143
平衡绩效 / 146
开始套利行动吧 / 148
BPL案例分析:得州国家石油——1963年年末“致股东的信” / 149
“致股东的信”之经验学习:套利型投资 / 153
智慧锦囊 / 156
第八章 控股型投资 / 157
BPL案例分析:桑伯恩地图 / 160
控股型投资的经验 / 165
基于资产进行估值 / 172
调整资产价值:向上还是向下? / 173
经济活动直接影响公司价值 / 176
裙摆效应 / 177
“致股东的信”中的经验:控股型投资 / 181
智慧锦囊 / 187
第九章 登普斯特农机公司:资产转型之路 / 189
风车磨坊停下来 / 192
灵活思考 / 194
登普斯特同道中人 / 198
价值:账面价值vs.内在价值 / 199
估值现场 / 201
铭记资产负债表 / 202
“致股东的信”中的经验:登普斯特农机公司 / 203
致登普斯特农机公司股东的信(未收录于“致股东的信”)10 / 211
智慧锦囊 / 217
第十章 保守与传统 / 219
为自己考虑 / 224
建 仓 / 225
检验保守性投资 / 227
打算影响下个选择 / 228
“致股东的信”经验:传统与保守 / 229
智慧锦囊 / 239
第十一章 税收费用 / 243
混淆手段与目的 / 247
永远会怎样? / 250
避税计划 / 251
“致股东的信”的经验:赋税 / 253
智慧锦囊 / 259
第十二章 规模vs.绩效 / 261
“致股东的信”的经验:规模问题 / 269
智慧锦囊 / 273
第十三章 投机还是投资 / 275
与BPL同行 / 279
联合企业 / 281
看绩效基金历程 / 285
迥异的结尾 / 288
情商指数 / 290
“致股东的信”的经验:赌一把还是慢慢来 / 293
智慧锦囊 / 320
第十四章 分之智慧 / 323
比尔•鲁安简介 / 328
有人加入市政债券吗? / 331
控股股份事宜 / 334
“致股东的信”的智慧:关闭合伙基金 / 336
智慧锦囊 / 355
后记:迈向更高层次 / 357
附录一 巴菲特合伙基金历史收益 / 367
附录二 巴菲特合伙基金与著名信托基金及共同基金收益对照 / 369
附录三 红杉资本业绩表现红杉资本初10年收益与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对照 / 370
附录四 登普斯特农机公司 / 371
附录五 巴菲特的后一封信——免税市政债券的运作模式 / 372
致 谢 / 391
注 释 / 393
作者介绍:
杰里米·米勒(Jeremy C. Miller)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股东,他在垂直研究所(合伙企业)从事机构销售业务,这是一家在纽约市成立的著名证券研究公司,其客户包括一些世界规模的资金管理机构。每年伯克希尔股东年会前夕,他都会在奥马哈为一群客户举办晚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摘自“致股东的信”:设定标准
1962年1月24日
对合伙人说的话
我在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处理我们日后关系的过程中,关注的重中之重就是一点——我们将使用的相同标准。如果我的业绩表现不佳,我会希望我的合作伙伴撤资,真若如此的话,我就该为自己手中的基金寻找新的投资出路了。而如果我们的业绩很好的话,合伙人也会对我的出色表现予以肯定,这种情况下我也肯定会校准标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差,我们一定要有相同的标准。我认为衡量标准应该事先定好,回顾以往,凡是事先制定好衡量标准,我们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一直把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我的个人观点是,要检验投资表现,至少要看3年时间。能检验出真实水平的周期,就是比较道琼斯指数点位在期末与很接近期初的一个时间段,观察在此期间我们的投资收益表现如何。
用什么作为收益衡量标准都不会十全十美,道琼斯指数也是如此,但是参照道琼斯指数的好处就是,它众所周知,具有较强的承接性,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市场中一般投资者的表现。我不反对使用其他标准来衡量股市表现,例如,可以用其他股票市场的平均指数、主要的分散型股票共同基金、银行共同信托基金等。
1964年7月8日
我们就这么按照既定的标准走,不管评估结果如何。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我们有确定的业绩衡量标准,这一策略只能保证我们能做到客观评估,不等于我们就能取得良好的业绩。提到衡量业绩,我们再回顾一下“基本原则”是怎么说的。基本原则中说,鉴于我们投资运作的性质,衡量我们的表现至少要看3年,而且投机性高涨时,我们很可能落后于市场表现。然而有一点,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既然我们已经把标准定在了36英寸,标准就始终是36英寸。我们不会因为达不到标准而修改标准。依我来看,在规模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投资管理行业中,如果人人都确立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能力,并有意识地付诸实践,这个行业会更健康地发展。在日常商业活动中,无论是评估市场、人员、机器,还是评估方法,大多数人都普遍遵循既定标准,何况投资管理是世界上规模的商业领域。
1966年1月20日
在衡量自己的业绩时我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也希望我的合伙人使用同样的标准),我的这套标准肯定不适用于所有基金经理。但是我完全相信,无论是谁,只要做资产管理工作,就应该有一套衡量标准,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都要清楚为什么这套标准合适、要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评估周期等问题。
弗兰克•布洛克 )Frank Block,澳大利亚政客) 在1965年《财务分析师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1—12月刊中说得很好。在讲到衡量投资业绩时,他说:“……然而事实就是, 关于投资业绩衡量的内容是一片巨大的空白。如果投资管理机构都把目标定为追求业绩,那么所有关于投资业绩的分析,再怎么仔细,也都是千篇一律。虽说客户没要求我们严肃认真地分析业绩,但出于职业投资者的尊严,我们每位职业资产管理人也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对业绩没有明确的理解,又怎么能客观评估?对业绩有了明确的掌握,才有可能着手进行分析,才看得出强弱优劣。公司的管理层缺乏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掌握不了复杂的企业组织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会批评这样的管理层。都不能用一个相同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资产收益,却要替别人管理资产,这样的过失不可原谅。……因此,我们很遗憾,在大多数投资管理机构处理的众多数据中,缺失了衡量业绩的体系。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似乎有些人宁愿糊涂,也不想知道自己的表现到底好不好。”
1966年1月20日
坦白地说,我坚持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而且我们都使用同样的标准,也是有一些私心在里面的。我天生就喜欢把指数甩在后面。凯西•施滕戈尔(Casey Stenge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著名球员和教练)说得好:“甘愿认输的都是失败者。”)Show me a good loser, and I’ll show you a loser.) 更重要的是,我坚信有了标准,合伙人批评我的话,一定也是因为我真的表现不好(收益不如道琼斯指数),而不会因为某年出现亏损而错怪我。知道了合伙人能合理地给我打分,我就能更专注地工作。后,事先就把衡量标准定好,将来如果业绩不行了(或者更糟),我们可以散伙。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过去收益率多高,都不会影响对当下业绩的判断。表现拙劣就是拙劣,找什么借口都没用。(我近桥牌打得不好,是因为光线太暗了。)尽管表面看来,这样衡量业绩的办法是自讨苦吃,没有什么好处;但是通过观察许多企业,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若能制定正确的评估方法,许多投资机构和企业会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所以如果你要评估别人(或你自己!)在投资活动中的表现,好确定具体的标准并加以运用,按照标准评估和解读。要是你觉得我们的标准(检验3年以上与道琼斯指数的相对业绩)不合适,就不要投资到我们的合伙基金里。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标准很合适,当出现亏损的年份时,只要我们的整体业绩领先道琼斯指数,你就应当保持平静。不但头脑要平静,内心也要平静。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想知道其他人做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通过激励机制来观察这个世界都会对我们大有帮助。激励机制就是世界运作的动力。它能帮助我们回顾过去,明白为什么有时候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却不行.
我始终相信,与一般的投资组合相比,我们的持仓更保守,而且大盘越涨,我们越保守。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尽量在投资组合中专门安排一部分资金,投资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大盘的证券。大盘越涨,这部分投资所占比重就应该越高.
他说,一项投资的证券组合就好比一座果园,你不能期每年从每一种果树上都能收获果实。每种果树因为自身情况的不同,往往成熟的时间也无从从知道。
在买入时,基本不会确切地知道这些低估值型股票什么时候能上涨,但是正因为其暗淡无光,正因为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利好因素能带来上涨,才能有这么便宜的价格。
对于低估值型股票,我们本来就没打算赚到最后一分钱,能在买入价与私有资本评估的合理价值中间的价位卖出,我们就很满意了。
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多年高强度的学习研究,巴非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记忆库,存储了关于一大批公司的估值和观点。然后,当“市场先生”给出一个和公司估值相比低得足够吸引人的价格时,他就会买进。巴菲特往往花费大量精力去关注最具吸引力的那些股票。到位的估值和良好的心态,一直以来都是他作为投资者取得巨大成功的两个关键支柱。
在公司挣扎阶段以低价买进股票,这给了投资者两次获利的好机会:一次是公司业绩提升时,一次是随着公司业绩提升带来的市场价值增加。
只有遇到真正喜欢的股票时我会出手。如果大家在二生中把握住10次这样的机会,就会变得富有。大家应该把投资看成一张出击卡。里面有20次出击机会你这一生中的每笔交易都消耗一次机会。
市场水平越高,低估值型股票越少。我现在发现找到足够多的吸引人投资的股票,有些不容易了。我更愿意提升套利型股票的占比,但很难找到条件合适的产品。
“如果你的估值工作做得不错,判断又正确,那么“市场先生’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实际上你应该为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感到骄做。这种自知之明会使优秀投资者出类拔萃。
“公众必须学会理智地审视这些争端,认清事实,理清逻辑,不要一味指者或者被无关的个人品质问题影响判断力。”
既然你已经很富有了,何必还要因为一点额外的收益搞得自己不痛快呢?
我打交道的人是我特别喜欢的,我经营的生意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没我不感兴趣的生意),要是为了多赚几个百分点,就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实在是太傻了。再说,本来我们已经认识了一流的人,和他们合作很愉快,回报率也相当好,就为了回报率再高一些,去惹一肚子气、一身的烦恼,甚至陷入更糟的境地,也不值得。
做投资,别想着坑人,指望最后让傻子接盘(华尔街有个“博傻理论”说的就是这种做法),这么做长远不了。以极其低的价格买入,平价卖出也能获得喜人的收益,这多有成就感。
廉价买入资产,用不着变戏法,就能获得极高的收益率。这是我们的投资理念之本:“永远不要指望卖出好价钱。就是要买得很便宜,卖出价格不高也能很赚钱,多赚的就算锦上添花了。
1。我们所做的投资需要耐心。有的投资组合里都是一路飙升的热门股票,我们根本不买这些股票。在热门股风头正劲时,我们的投资可能看起来乏善可陈。
2。在买入我们看好的股票时,它们的股价几个月甚至几年停滞不动,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所以说,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才能看出来我们的业绩如何。我们认为这个时间至少是三年。(这样的话要么不做,要做就赚大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巴菲特亲荐,但斌倾情做序。巴菲特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基本的原则,是从始至终贯穿整个投资生涯的?巴菲特在一封又一封写给股东的信中,记录了哪些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并一次又一次地重申那些投资原则?本书包含多封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并且对信中投资原则做了精准体量,它们能够指引投资者们,躲开市场上充斥的各类潮流和技术性陷阱,帮助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创建自己成功的思维模式。独特信封设计,打开信封,即可收到这本记录着巴菲特投资真谛的作品。
媒体评论
米勒在研究和剖析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运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并解释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文化是如何从其合伙公司演变而来的。如果你对投资理论和实践着迷,你会喜欢这本书。
——沃伦·巴菲特
米勒通过这1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讲述了巴菲特在运作基金时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向我们展示了年轻的巴菲特在初出茅庐时,就一直坚持的投资真理、设计合伙基金结构的想法,以及在此期间三种不同的投资策略,系统地讲述了那些巴菲特在年轻时就想清楚的问题。
——但斌
前言
无论我管理着100万美元,还是1 000万美元,这都没有关系,我都会满仓投资。在20世纪50年代时,我曾经实现过收益率,完胜道琼斯指数。你们确实该看看那些数字。但是话说回来,我当时的投资微不足道。没有太多钱确实有相当大的好处。我觉得我一年应该能在你们投入的100万美元上为你们赚到50%。不对,是我知道我能。我可以保证这一点。
——沃伦•巴菲特,《商业周刊》,1999年
1956年,巴菲特在纽约市为他的导师,也是价值投资的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决定退休的时候,打算把他管理的格雷厄姆–纽曼合伙公司中的一部分赠予他这位棒的学生,但是当时25岁的巴菲特选择了返回家乡。没过多久,应四位家庭成员和三位朋友的请求,巴菲特建立了一个新的投资合伙
公司—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a。但是,在同意接受他们的支票前,巴菲特要求与他们在奥马哈俱乐部共进晚餐,大家费用平摊。
那天晚上,巴菲特给每个人发了几页法律文书,其中包含正式的合伙协议,同时他还告诉大家不要太担心这些文件的内容,他向大家保证不会出现意外。这次把大家召集起来是为了讨论一件在他看来更重要的事:投资基本原则。他已经把这份文件上的一系列原则用复写纸复写了好几遍,并仔细检查了每一个要点。
巴菲特坚持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他不打算讨论合伙公司究竟要做什么,基本没有告诉大家他实际持有股份的任何细节。他告诉大家:“这些基本原则就是我们的投资哲学,如果大家一致同意,我们就一起走;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也理解。”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合伙公司不向合伙人做任何收益率保证。按照每月 0.5% 利率提取资金的合伙人。如果我们的长期收益率高于每年 6%,合伙人的赢利大,合伙人的本金会增加。如果我们的收益率达不到 6%,则每月的利息有一部分或全部是本金的返还。
基本原则2:对于每月提取利息的合伙人而言,某一年我们的业绩没达到 6% 以上,下一年他们得到的利息会减少。
基本原则3:我们在讲每年的收益或亏损时,说的都是市值变化,也就是年末与年初相比,按市值计算的资产变化。在任何一年中,我们所说的合伙公司的年度收益与应税所得额基本无关。
基本原则4:我们这一年是赢利还是亏损并不能衡量出我们做得好还是不好。评价标准理应是同证券市场的普遍表现相比,我们做得怎么样,可以参考的标准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及一流投资公司的表现等。如果我们取得的结果好于这些参考标准,那么我们这一年就干得不错,而不用去管我们是赢利还是亏损;如果我们比市场表现差,朝我们扔番茄也绝无怨言。
基本原则5:虽然我认为5年是一个更加合适的时间段,但是退一步说,我觉得3年是评判投资绩效的短周期。大体上看,我们的合伙公司在未来某几年的表现会弱于道琼斯指数,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在连续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段里我们的投资绩效表现糟糕,那无论是你们还是我自己都应该考虑一种更好的让资金保值增值的方式。但如果在牛市行情中这三年内引爆了大量投机,那么即便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弱于市场,也要另当别论了。
基本原则6:我不做预测股市涨跌或经济波动的事。如果你觉得我能预测出来,或者认为不预测就做不了投资,合伙公司就不适合你。
基本原则7:我无法向合伙人承诺业绩,我能做出承诺并保证做到的是:
(1)我们选择投资的依据是价值高低,不是热门与否。
(2)我们在每一笔投资中都追求极大的安全边际并分散投资,力图将永久性资本损失(不是短期账面亏损)的风险降到小值。
(3)我的妻子、子女和我会把我们的所有净资产都投在合伙公司里。
那天晚上,受邀到奥马哈俱乐部的人全都签了字,巴菲特收了他们的支票。之后,每当有新合伙人加入,巴菲特会带着他们每个人都仔细地过一遍上述基本原则。然后,每年他会发给每位合伙人一份更新过的文本。
在后面的数年里,巴菲特在一系列信件中向这一小群逐渐壮大的追随者报告他的业绩表现,讲述他的操作。他把这些信件当成教学工具,来巩固和发展基本原则背后的理念,讨论他对未来业绩的期望,对市场环境做出评价。初,这些信件是每年写一封,但是后来有很多合伙人抱怨“一年一封信总要盼很长时间”,他就开始至少每半年写一封了。
这些“致股东的信”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他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同时及时反映了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任职前的状况,后来的情况显然更加广为人知。合伙公司时期他在投资方面获得了成就,甚至可以和他在伯克希尔的业绩相比肩。
虽然他预计每年收益会出现涨涨跌跌,但是他认为获得高于道琼斯指数10%的收益率在3~5年的考察期间里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正是他设定的目标。
他的业绩远远好于此。他一直都能超越市场指数,从来没有哪一年亏损过。整个投资期间,除去各项费用后,在他的管理下,合伙人的资本实现了将近24%的年复合收益率。这段早年经历中有几年是他投资生涯中收益表现好的时间。
对各类风格的投资者来说,不论是新手还是业余投资者,抑或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巴菲特在信件中的评述都是经久不衰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指引着大家。它们涵盖了一系列长期受用且相当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从而避免了当今(或者任何时候)市场上充斥的各类潮流和技术性陷阱。尽管这些经验中确实包含那类符合老练的专业人士胃口的复杂分析,但这些信件也是巴菲特亲自撰写的投资入门手册—信中介绍的方法大多是基础常识,应该适合每个人阅读。
致股东的信及其中的智慧次在本书中得以完全引用,其中包含了一些特别基础的原则,比如他在多数人抛售时反而吃进的反向分散化投资策略,他对复利近乎神圣的崇拜,以及他的保守型(与传统型截然不同)决策制定过程。信件中还包括不同类型的投资方法,诸如低估值型、套利型、控股型,这是他的三类首要“运作策略”,这些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有趣而重要的方式,我们将对其进行探索。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信件具有重大价值,因为它们记录了一位手中初只有一小笔资金的年轻投资者在成功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投资者可以采纳并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自己深入市场探险的过程中获得长期成功。这些信为以长期价值投资策略为导向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在市场动荡时期,当我们容易聚焦于使用数倍杠杆的短期投机行为时,这种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信中展现的稳健性和自律性原则不会受时间影响,这一直都是巴菲特成功的基石。
如果年轻的巴菲特在今天建立起他的合伙公司,毫无疑问,他会取得同样巨大的成就。事实上,他保证自己仅仅用今天的几百万美元就能获得50%的年收益率,这是不容置疑的。用小笔资金实现这么高的收益率在数年以前可以实现,现在也一样可以,因为他是一个精明的投资者。而且市场依然不能有效调节,对那些不知名的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只要股票继续如此不长记性,由于投资者的恐惧和贪婪导致股价波动,任何一个进取的投资者只要投资思路合理,就有机会获得相当好的收益。
今天,依然还是有很多人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不能坚守价值投资的原则。在一封又一封信中,巴菲特又回归他那些投资原则不变的本质上来,这些原则里,态度重于智商—即使对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不被潮流吸引也是难做到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能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他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投资心态的。
本书中每一章都是围绕着致股东的信中的一个观点或者主题展开,以后各章的基本格式都一样,开篇是一段概括性文字,向大家讲述一些背景故事。希望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文字的历史背景,同时增强这些内容与当前时代的联系。
而后,文中完整呈现了从致股东的信中摘取的评论性文字。这不仅可以让读者痛饮来自巴菲特笔下的甘泉,还使得本书成为在当下了解其工作成果的有用的参考工具。在每一章的话题下,所有评论汇聚起来往往更具启发性意义。我们可以在许多封信件中看到以各种形式出现的评述,巴菲特在其中重复了某些观点,记录了他的思路历程。如果按时间顺序看这些信件的话,就很难发现这些要点了。
巴菲特从来没有出版过投资方面的教科书,至少从传统的字面意义上来看确实如此。除了他写过的文章和记录下他谈话及演讲的文字,我们能得到的就是他的这些信件了。实际上,这些信件和他从1957年到今天走过的路程是一致的,反映了他完整的投资生涯。“致股东的信”代表了这段路程的阶段,我很高兴和大家一同分享这些信件。希望大家享受这一阅读过程,就像我享受将它们重新组合的过程一样。
十分感激巴菲特先生把他的信件托付给我,让我在本书中使用它们。同时再次强调,除此之外,他本人和本书写作过程再无关联。本人希望以巴菲特先生认同的形式呈现这些信件,同时使新入门的投资者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中受益。
书籍介绍
从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纽约工作,到自己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主席,沃伦·巴菲特一直管理者他的投资合伙基金——巴菲限合伙基金。在那段时间里,他创造了的巨大成就,他的合伙人尽管人数不多却在逐年增长,巴菲特每半年都会给他们写信,向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财观念、投资方法以及诸多反思。这些信涵盖了一系列长期受用且相当的原则和方法,是巴菲特亲著的投资入门手册。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巴菲特严谨的思维智慧,这为我们提供了投资技巧方面的基本框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信记录了一位手中初只有一小笔资金的年轻投资者在成功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投资者可以采纳并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自己深入市场探险的过程中获得长期成功。
杰里米·米勒从不同寻常的视角揭开这些信的面纱,展现了巴菲特独树一帜的多样化投资策略,也彰显了他要实现每年至少高出市场收益率10个百分点的目标和策略。这本书中的每一章都围绕着致股东的信中的一个观点或主题展开,这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巴菲特的思想和经验——这些经验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在各种投资环境下也一样——这也是他成功的基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456+)
- 图书多(77+)
- 图文清晰(606+)
- 书籍完整(414+)
- 速度慢(415+)
- 二星好评(318+)
- 字体合适(345+)
- 速度快(419+)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步***青:
。。。。。好
喜欢"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原则篇"的人也看了
国际贸易法( 货号:75197585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毛泽东家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GA/T1269.14-2015 经济犯罪案件信息数据项 第14部分:物流信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编电子琴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1142267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此刻的温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实用白描画稿:三国演义人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Bizzy Bear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爸爸的承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企业财税热点解读与纳税筹划 梁小斌 中小企业税法合理节税避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涉税基本知识风险规避书发票税收会计工作案例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概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爱商:爱的感受、智慧与能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3367535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梦的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动漫人物黏土手办入门教程 星雾之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AXA电子图板2021项目化教学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