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朝廷与平民打官司,风雨百年“苏报案”背后的故事。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个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 性的法制史、社会文化史研究著作,从晚清朝廷状告平民这起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本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从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作者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立体考察苏报案,精剖细缕其引发的中外制度、思维层面的碰撞及反思,并在学理上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等新观点,从而揭示出事件所蕴含的法律、政治、社会、历史意义。
【本书看点】
1.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2.一场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
3.值此苏报案120周年之际,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既是文弱书生与清代朝廷的较量,也是中西法律的一场特殊较量。本书对苏报案案发过程的叙述,颇似历史小说,对案件“起承转合”的架构更是丝丝入扣,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章回小说的阅读体验。
4.运用跨学科视野,探究历史“名案”的背后故事。本书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将苏报案置于更加复杂的、充满变量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真正回到了案件本身。
5.新见迭出,见解独到。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司法过程中的偶然性”“个案推动说”等新概念、新观点。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6.封面设计精美,贴合本书主题。封面采用了会审公廨图,可见堂下跪着清朝百姓,而堂上却有戴着礼帽的“洋人”和戴着官帽的清朝官员,表现出“法庭”上中西力量对峙和碰撞的局面,与本书主题甚为契合。
【名家推荐】
1903年上海苏报案,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冲突的地点、审判的机构还是事件背后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重因素,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这也注定了苏报案在中国司法制度史上的独特地位。哲学上讲,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会转化成矛盾的普遍性。在风云际会的晚清时代变革中,苏报案的特殊性成为启动清末司法转型的重要动因。蔡斐的博士论文《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正是围绕这一问题,以案件的过程作为叙事推进的纵轴,以案件构成的诸要素及影响因素作为分析研究的“横截面”,不断“深描”,且用“复调”,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厘清事件的社会结构,追问审判的种种变量,探讨案件的学理内涵,进而窥视到中国近代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12年前写作的《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依然值得细读慢品,120年前发生的苏报案依然值得审视打量,这或许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的缘由。
——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原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标志性意义的诉讼案件。它以邹容的《革命军》和《苏报》倡言排满的激烈言论起,至邹容狱中去世和章炳麟出狱避至日本终。邹容一直是此案的主角和灵魂,贯穿于全案始终。
15年前,蔡斐教授从新闻学学科入手研究苏报案,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的硕士论文,进而又从法学学科的角度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的博士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掘出邹容在法庭上的论辩词这份极珍贵的史料,让我们观察到邹容从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到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升华和转变。邹容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解放中思想不断进步和自我提升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第一个写下独立篇章的重庆人。据此我与他又根据历史学学科的规范合作编成了《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上下两册。
今天,他的博士论文再版问世,显示出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这一进程前后历经15年时光。可以说,蔡斐教授把最美好的青春都投入邹容与苏报案的研究中,这是一个青年学者踏实执着的成长之路,也体现出一个中华子孙的责任担当。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邹容,一直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会永生在蔡斐教授的笔下。
——周勇(中国史学会特邀理事、重庆史研究会会长)
个案推动法治。清末苏报案就是这样一个推动中国法治进步,尤其是司法转型的个案。帝国司法的黄昏下,苏报案犹如一记响亮的钟声,敲醒了沉沉欲睡的清政府,让他们关注到一个与几千年中国司法审判不一样的运作模式。尽管在司法主权被剥夺的会审公廨中,他们狼狈不堪,却催生出朝野上下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集体呼声。同时,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苏报案又犹如一堂法治的公开课,通过“前台”的一场场展演,“剧场”中的司法审判让广大民众看到了现代法庭的诉讼架构、律师制度、司法程序、证据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蔡斐经由“小叙事大视野”的“问题中心”的法学研究范式,就是尝试从苏报案的个案入手,把隐蔽的历史公开化,让司法幕后的讨价还价与角力角逐,展现到时代的聚光灯下,期望从一个侧面展现当时传统司法与现代司法之间之间种种矛盾,进而论证清末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并延伸出其它相关学理讨论。全书洋洋近20万字,新论随史料而出,妙语因言说而见,值得推荐!
——龙大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苏报案是晚清中国一起重大的影响性案件。诉讼一方是以帝国自居的煌煌“天朝”,另一方则是章太炎、邹容两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在这场“大象对蚂蚁”诉讼中,把持庭审的却是公共租界的外国势力,偌大的清政府不得不在会审公廨以平等当事人身份出现,不得不聘请外国律师代为出庭,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反复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可最终,清政府也没等来自己想要的严刑重罚。
这一切,是120年后国人难以想象的场景。但历史,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且发生得轰轰烈烈,催生出一场包含司法转型的时代之变。
庭上激辩,庭外角逐,故事跌宕起伏,历史波澜壮阔,宏大产生于细微,个案推动着法治,蔡斐教授积十年之功,娓娓道来,条分缕析,给我们讲述着这段历史,也深刻阐述了背后的学理。
——徐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律师)
“苏报案”是近代史包括新闻史的标志性事件,蔡斐教授的这篇博士论文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这一历史事件对晚清司法转型的启蒙意义,对新闻史与新闻学颇有新意,也让我们对苏报案的理解更为立体与透彻。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20年前爆发的震惊中外“苏报案”,被当年亲历者章士钊精准地预测为“永远之纪念物也”。它不仅被史学界赞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重大转型时期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而且被新闻学界评价为“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首,更成为法学界近代中国法律观念变革的代表性案例。蔡斐教授专著《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是“苏报案”天年之轮累累硕果的上乘佳作。新闻学硕士阶段,他专注“苏报案”个案研究,探幽析微,梳理出“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法学博士阶段,他又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无疑,这本书是十年磨一剑、打深井做个案的典范之作。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
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是一个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又因英美法等列强和上海租界当局的介入和干涉,围绕章太炎、邹容的引渡和苏报案的审理与判决等问题,中外之间展开了颇为漫长而复杂的交涉。因此,苏报案又成为一个受到各方持续关注的司法案件。本书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揭示中西之间不同司法理念、司法制度的冲突与碰撞,并由此考察近代中国的司法转型,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苏报案研究》作者)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进步言论而被政府告上法庭的报案,因该案涉及领事裁判权对司法主权的侵蚀、会审公廨的对抗式庭审程序、进步思想随诉讼而进一步传播的奇幻、夹杂着传言与谣言的幕后秘辛,而获得时人和后人的广泛关注。发生于20世纪初的“苏报案”实为18世纪后半叶中国国力衰退的尾声。乾隆帝以“十全之功”自居,奉行闭关锁国、整肃思想、蔑视科学之策,导致极权政治、朝贡经济、守旧文化盛行,错过了全球化、现代化的机会,法律和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苏报案”是从全球史看中国司法艰难转型的绝好事例,这是一座能满足每一位有好奇心之人的丰富宝库,蔡斐教授无疑是这座宝库的掌钥人。
——巢志雄(中山大学法学院)
书籍目录:
目录
绪论
一、为什么是苏报案?
二、怎么做到小叙事?
三、如何成就大视野?
第一章1903年上海苏报案
一、因言惹祸
二、奇异之诉
三、引渡夭折
四、额外公堂
五、艰难结案
第二章苏报案的社会结构
一、两造:原告与被告之间
二、律师:人员及法庭内外的对抗
三、第三方:法官及其背后的权力角逐
四、小结:作为变量之和的司法
第三章苏报案的若干追问
一、审判机构:会审公廨与衙门之间
二、司法过程:如果沈荩案没有发生?
三、庭外因素:如果没有媒体的报道?
四、苏报案:政治的还是司法的产物?
第四章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一、清末司法转型的动因分析
二、从苏报案看司法主权与治外法权
三、从苏报案看会审公廨的窗口作用
四、苏报案在清末司法转型中的意义
结语
一、历史的必然性
二、从苏报案看百年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蔡斐,江苏东台人,新闻学硕士、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获“全国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第三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称号,同时担任新华网、人民网、侠客岛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出版《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司法的20大案》《近代重庆新闻传播史稿(1897—1949)》等专著6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无罪推定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与中国的传统法律制度大相径庭。在中国法庭上,被告就是被假定为有罪的,这意味着要证明自己无罪,被告必须自己提供证据,否则就被认为有罪。这对被告是非常不利的。相对而言,坚持举证的责任在原告对被告较为有利。因为对被告的无罪推定意味着要由原告举证被告有罪,被告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是无罪的。
当时的中国充分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域外的深刻矛盾冲突,那是一个急剧震荡的社会时期,转型是社会结构的主要动向,法律的模糊与冲突是会审公廨普遍存在的情形,且苏报案中的法外因素又过于浓烈,夹杂着太多的政治因素。
有学者研究指出,《大清律例》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法律与政治紧密结合,法律制度直接服从于统治;二是官方的自由裁量权蔓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法律与政治、行政和道德秩序没有多大的差别。
情理为本位是中国传统办案思维方式的内容特征,通常的情形是重情理、轻法理。情理司法的本质是对法律间题的一种道德伦理化思维,在这种思维下,认识、判断一定事实或行为的法律人不是首先从合法性角度对相关事实或行为进行评判,而是先从道德上的善恶和伦理上的秩序来对其进行评价的,并以此作为裁判的基础。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朝廷与平民打官司,风雨百年“苏报案”背后的故事。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个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一本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 性的法制史、社会文化史研究著作,从晚清朝廷状告平民这起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入手,看百年司法改革。
本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从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作者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立体考察苏报案,精剖细缕其引发的中外制度、思维层面的碰撞及反思,并在学理上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等新观点,从而揭示出事件所蕴含的法律、政治、社会、历史意义。
【本书看点】
1.著名学者龙宗智、周勇、龙大轩、徐昕、李彬、邓绍根、王敏、巢志雄、曾令健一致推荐。
2.一场以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精彩之作。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以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
3.值此苏报案120周年之际,生动再现了苏报案全过程。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既是文弱书生与清代朝廷的较量,也是中西法律的一场特殊较量。本书对苏报案案发过程的叙述,颇似历史小说,对案件“起承转合”的架构更是丝丝入扣,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章回小说的阅读体验。
4.运用跨学科视野,探究历史“名案”的背后故事。本书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运用跨学科视野,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将苏报案置于更加复杂的、充满变量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真正回到了案件本身。
5.新见迭出,见解独到。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司法是一种变量之和”“司法过程中的偶然性”“个案推动说”等新概念、新观点。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6.封面设计精美,贴合本书主题。封面采用了会审公廨图,可见堂下跪着清朝百姓,而堂上却有戴着礼帽的“洋人”和戴着官帽的清朝官员,表现出“法庭”上中西力量对峙和碰撞的局面,与本书主题甚为契合。
【名家推荐】
1903年上海苏报案,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冲突的地点、审判的机构还是事件背后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重因素,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这也注定了苏报案在中国司法制度史上的独特地位。哲学上讲,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会转化成矛盾的普遍性。在风云际会的晚清时代变革中,苏报案的特殊性成为启动清末司法转型的重要动因。蔡斐的博士论文《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正是围绕这一问题,以案件的过程作为叙事推进的纵轴,以案件构成的诸要素及影响因素作为分析研究的“横截面”,不断“深描”,且用“复调”,联通微观与宏观、事件与结构、个案与法理,厘清事件的社会结构,追问审判的种种变量,探讨案件的学理内涵,进而窥视到中国近代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12年前写作的《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依然值得细读慢品,120年前发生的苏报案依然值得审视打量,这或许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的缘由。
——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原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富有标志性意义的诉讼案件。它以邹容的《革命军》和《苏报》倡言排满的激烈言论起,至邹容狱中去世和章炳麟出狱避至日本终。邹容一直是此案的主角和灵魂,贯穿于全案始终。
15年前,蔡斐教授从新闻学学科入手研究苏报案,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的硕士论文,进而又从法学学科的角度完成了《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的博士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掘出邹容在法庭上的论辩词这份极珍贵的史料,让我们观察到邹容从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到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升华和转变。邹容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民族独立解放中思想不断进步和自我提升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第一个写下独立篇章的重庆人。据此我与他又根据历史学学科的规范合作编成了《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上下两册。
今天,他的博士论文再版问世,显示出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这一进程前后历经15年时光。可以说,蔡斐教授把最美好的青春都投入邹容与苏报案的研究中,这是一个青年学者踏实执着的成长之路,也体现出一个中华子孙的责任担当。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邹容,一直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会永生在蔡斐教授的笔下。
——周勇(中国史学会特邀理事、重庆史研究会会长)
个案推动法治。清末苏报案就是这样一个推动中国法治进步,尤其是司法转型的个案。帝国司法的黄昏下,苏报案犹如一记响亮的钟声,敲醒了沉沉欲睡的清政府,让他们关注到一个与几千年中国司法审判不一样的运作模式。尽管在司法主权被剥夺的会审公廨中,他们狼狈不堪,却催生出朝野上下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集体呼声。同时,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苏报案又犹如一堂法治的公开课,通过“前台”的一场场展演,“剧场”中的司法审判让广大民众看到了现代法庭的诉讼架构、律师制度、司法程序、证据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蔡斐经由“小叙事大视野”的“问题中心”的法学研究范式,就是尝试从苏报案的个案入手,把隐蔽的历史公开化,让司法幕后的讨价还价与角力角逐,展现到时代的聚光灯下,期望从一个侧面展现当时传统司法与现代司法之间之间种种矛盾,进而论证清末司法转型的必然性,并延伸出其它相关学理讨论。全书洋洋近20万字,新论随史料而出,妙语因言说而见,值得推荐!
——龙大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苏报案是晚清中国一起重大的影响性案件。诉讼一方是以帝国自居的煌煌“天朝”,另一方则是章太炎、邹容两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在这场“大象对蚂蚁”诉讼中,把持庭审的却是公共租界的外国势力,偌大的清政府不得不在会审公廨以平等当事人身份出现,不得不聘请外国律师代为出庭,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反复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可最终,清政府也没等来自己想要的严刑重罚。
这一切,是120年后国人难以想象的场景。但历史,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且发生得轰轰烈烈,催生出一场包含司法转型的时代之变。
庭上激辩,庭外角逐,故事跌宕起伏,历史波澜壮阔,宏大产生于细微,个案推动着法治,蔡斐教授积十年之功,娓娓道来,条分缕析,给我们讲述着这段历史,也深刻阐述了背后的学理。
——徐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律师)
“苏报案”是近代史包括新闻史的标志性事件,蔡斐教授的这篇博士论文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这一历史事件对晚清司法转型的启蒙意义,对新闻史与新闻学颇有新意,也让我们对苏报案的理解更为立体与透彻。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20年前爆发的震惊中外“苏报案”,被当年亲历者章士钊精准地预测为“永远之纪念物也”。它不仅被史学界赞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重大转型时期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而且被新闻学界评价为“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首,更成为法学界近代中国法律观念变革的代表性案例。蔡斐教授专著《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是“苏报案”天年之轮累累硕果的上乘佳作。新闻学硕士阶段,他专注“苏报案”个案研究,探幽析微,梳理出“一场煌煌天朝对两个文弱书生的诉讼”;法学博士阶段,他又从“苏报案”的“小叙事”,抽丝剥茧,“大视野”审视清末“司法转型”,阐明“苏报案”的个案力量推动中国近代化法治前行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无疑,这本书是十年磨一剑、打深井做个案的典范之作。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
1903年发生在上海的苏报案,是一个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又因英美法等列强和上海租界当局的介入和干涉,围绕章太炎、邹容的引渡和苏报案的审理与判决等问题,中外之间展开了颇为漫长而复杂的交涉。因此,苏报案又成为一个受到各方持续关注的司法案件。本书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揭示中西之间不同司法理念、司法制度的冲突与碰撞,并由此考察近代中国的司法转型,无论是对于苏报案研究还是对于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均有拓展和深化之功。
——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苏报案研究》作者)
“苏报案”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进步言论而被政府告上法庭的报案,因该案涉及领事裁判权对司法主权的侵蚀、会审公廨的对抗式庭审程序、进步思想随诉讼而进一步传播的奇幻、夹杂着传言与谣言的幕后秘辛,而获得时人和后人的广泛关注。发生于20世纪初的“苏报案”实为18世纪后半叶中国国力衰退的尾声。乾隆帝以“十全之功”自居,奉行闭关锁国、整肃思想、蔑视科学之策,导致极权政治、朝贡经济、守旧文化盛行,错过了全球化、现代化的机会,法律和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苏报案”是从全球史看中国司法艰难转型的绝好事例,这是一座能满足每一位有好奇心之人的丰富宝库,蔡斐教授无疑是这座宝库的掌钥人。
——巢志雄(中山大学法学院)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超值(420+)
- azw3(183+)
- 种类多(619+)
- 微信读书(530+)
- 五星好评(176+)
- 藏书馆(598+)
- 图文清晰(151+)
- 目录完整(125+)
- 简单(533+)
- 不亏(557+)
- 速度慢(413+)
- 收费(246+)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喜欢"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 蔡斐,大学问出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的人也看了
全球房地产 新周期作者任泽平 夏磊 著 黄奇帆 吴晓波 管清友 大势研判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熊召政选集·青山自在红:悟禅读史随笔 熊召政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苦难辉煌+浴血荣光+魂兮归来 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金一南 共3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草木虫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报告(202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小学创意板报实例大全(新时代校园生活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让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博物馆窜行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图说历史故事,先秦(新修订版)港台原版 人文社科历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会动的交通工具立体书 “好能干的工程车” 3-5-6岁儿童科普绘本书 宝宝早教立体书幼儿园儿童睡前故事认知认物翻翻书儿童科普绘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南华真经批校 范祥雍 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张宇考研数学基础30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册 2025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1800530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白垩纪:王者荣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法律英语精读教程 张法连 主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漫画青少年法律常识:法律故事小课堂(八五普法读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叶甫盖尼·奥涅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Digital Code of Life 生命的数字代码:生物信息学如何变成革命性科学、医学与商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工程经济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