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精美图片
》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38265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279
  • 价格:22.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部分绕口令配有二维码,请传媒大学专业的老师配音朗读,读者可以扫码听读,跟读学习


内容简介:

《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分为七部分,包括声母篇,韵母篇,声调篇,方音辨正篇,语流音变篇,吐字归音篇,用气发声篇,里面既有各种绕口令素材,也有具体的发音理论解读和发音要领的指导,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很强,语音理论与绕口令结合,是广大读者进行口才训练的优秀的指导书!


书籍目录:

你了解自己的发音器官吗 / 1

从元音和辅音谈起 / 6

声母篇 

双唇练习

  八百标兵 / 11① 本书对部分绕口令录制了音频,在正文中可扫码收听,目录中对有二维码音频的绕口令进行了标注,方便读者查找。

  炮兵和步兵 / 12

  补壁 / 12

  两只猫 / 12

  皮鞋、蒲鞋 / 12

  白帽和白毛 / 13

  俩白脖子 / 13

  八十八只八哥儿鸟 / 13

  白老八 / 14

  巴老爷和芭蕉树 / 14

  打那百十百个白斑鸠 / 14

  碰碰车 / 14

  爸爸抱宝宝 / 15

  买饽饽 / 15

  白伯伯和白婆婆 /15 

  补皮裤 / 16

  破布头儿 / 16

  葡萄皮儿 / 16

  冰棒碰瓶 / 16

  找宝 / 17

  破布补破鼓 /17 

  长扁担短扁担 / 17

  扁担长,板凳宽 / 18

  一平盆面 / 18

  白鹅和八哥儿 / 18

  拔萝卜 / 19

  白绵羊和绵白羊 / 19

唇齿练习

  画凤凰 / 20

  缝裤缝 / 20

  缝飞凤 / 21

  灰粪肥 / 21

  分水岭,分水桥 / 21

  蜂和凤 / 22

  父母 / 22

  蜂和蜜 / 22

  丰丰和芬芬 / 22

  金凤凰,银凤凰 / 23

  红饭碗,黄饭碗 / 23

舌部练习

一?舌尖中音声母d、t、n、l发音要领及练习 / 24

  打特盗 / 24

  白石塔 / 25

  大刀对单刀 / 25

  谭老汉买蛋和炭 / 25

  炖冻豆腐 / 26

  风吹藤动铜铃响 / 26

  汤烫塔 / 26

  颠倒歌 / 26

  小牛赔油 / 27

  看豆豆 / 27

  牛驮油 / 27

  小秋和小牛 / 28

  六十六岁陆老头 / 28

  老六放牛 / 29

二?舌尖前音声母z、c、s发音要领及练习 / 29

  做早操 / 30

  紫茄子 / 30

  求自在不自在 / 30

  贰人山前来比腿 /31 

  子词丝 / 31

  三哥三嫂与酸枣 / 31

  桑树与枣树 / 31

  蚕和蝉 / 32

  登山 / 32

三?舌尖后音声母zh、ch、sh、r发音要领及练习 / 32

  学时事 / 33

  知道不知道 /33 

  知之为知之 / 34

  吃瓜喝茶 / 34

  石狮市没石狮 / 34

  朱叔锄竹笋 / 34

  日头、石头、舌头和指头 / 35

  数狮子 / 35

  三娘找山羊 / 36

  说日 /36 

四?舌面音声母j、q、x发音要领及练习 / 36

  比尖 / 37

  七加一 / 37

  漆匠和锡匠 / 37

  蛐蛐说大话 / 38

  氢气球 / 38

  稀奇 / 39

  京剧与警句 / 39

  田建贤回家 / 39

  新针纫新线 / 39

  羊和墙 / 40

  城西数树 / 40

五?舌根音声母g、k、h发音要领及练习 / 40

  哥挎瓜筐过宽沟 / 41

  王婆夸瓜又夸花 / 41

  比个高 / 41

  读古通古 / 42

  老爷堂上一面鼓 / 42

  哥哥和姑姑 / 42

  画花也是花 / 43

  看花和吃瓜 / 43

  花和瓜 / 43

韵母篇

单元音韵母练习

一?ɑ发音要领及练习 / 49

  胖娃娃和大花活河蛤蟆 / 49

  张大妈、夏大妈笑哈哈 / 49

  哑巴喜欢喇叭 /50 

  瓦打马 / 50

  菇乡菇棚架 / 50

  篱笆 / 51

  拉哪匹马 / 51

  马大哈 / 51

二?o发音要领及练习 / 51

  簸谷子 / 52

  四老伯 / 52

  借钵钵 / 52

  颗颗豆子进石磨 / 53

  婆婆和嬷嬷 / 53

  墨与馍 / 53

三?e发音要领及练习 / 54

  鹅和河 / 54

  阁上一窝鸽 / 54 

  是个红薯滚下坡 / 55

  黄贺和王克 / 55

四?i发音要领及练习 / 56

  七个阿姨来摘果 / 56

  梨和李 / 56

  1和7 / 56

  太阳我问你 / 57

  谷秕子和秕谷子 / 57

  人心齐,泰山移 / 57

  荸荠有皮 / 58

  王七上街去买席 / 58

五?u发音要领及练习 / 58

  小黑虎数猪 / 59

  姑姑艰苦朴素 / 59

  多种树,多养兔 / 60

  护树 / 60

  布补鼓 / 60

  苏家和谷家 / 61

  打醋买布 / 61

  树 / 61

  兔、鼠、树 / 62

六?ü发音要领及练习 / 62

  村里新开一条渠 / 62

  遇雨 / 63

  养鱼 / 63

  吃橘子 / 63

  渠和鱼 / 64

复元音韵母练习

一?前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 66

  1.ɑi发音要领及练习 /66 

  大麦和小麦 / 66

  掰白菜 / 67

  小艾和小戴 / 67

  海带和白菜 / 67

  喜送公粮 / 67

  2. ei发音要领及练习 / 68

  乌鸦说黑猪 / 68

  花更美 / 68

  冬天雪花是宝贝 / 68

  背水杯 / 69

  肥混肥 / 69

  3.ɑo发音要领及练习 / 69

  绕  / 69

  猫闹鸟 / 70

  姥姥和老姥姥 / 70

  老老道小老道 / 70

  猫吃桃 / 71

  姥姥和淘淘 / 71

  扔草帽 / 72

  包枣包 / 72

  4. ou发音要领及练习 / 72

  买肉和买油 / 72

  狗和猴 / 73

  找裂口 / 73

  小猪扛锄头 / 73

  一个老头儿一盅酒 / 74

  猴山 / 74

  忽听门外人咬狗 / 74

二?后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 75

  1. iɑ、ie发音要领及练习 / 75

  贾家养虾 / 75

  学打铁 / 76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 76 

  杰杰和姐姐 / 76

  孩子和鞋子 / 77

  切茄子 / 77

  2. uɑ发音要领及练习 / 77

  瓜棚挂瓜 / 77

  红花和黄花 / 78

  妈妈笑娃娃 / 78

  3. uo发音要领及练习 / 78

  骆驼 / 79

  菠萝与陀螺 / 79

  窝和锅 / 79

  朵朵花朵像云朵 / 80

  4.üe发音要领及练习 / 80

  瘸子和矬子 / 80

  喜鹊 / 81

  真绝 / 81

三?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 81

  1. iɑo发音要领及练习 / 82

  描庙 / 82

  雕和箫 / 82

  大嫂子和大小子 / 82

  慢表 / 83

  巧巧和小小 / 83

  辣椒和花椒 / 83

  2. iou发音要领及练习 / 84 

  舀油 / 84

  春雨贵如油 / 84

  绣鞋 / 84

  小六打油 / 85

  小柳和小妞 / 85

  战士学编篓 / 85

  一棵树上九十九个节 / 85

  3. uɑi发音要领及练习 / 86 

  管会计和季会计 / 86 

  谁锤快 / 86

  槐树歪歪 / 86

  4. uei发音要领及练习 / 87

  嘴和腿 / 87

  秃老美和小魔鬼 / 87

  巡逻之歌 / 87

  谁胜谁 / 88

  风吹灰 / 89

  灰和龟 / 89

  出对,对对 / 89

鼻韵母练习

一?前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 90

  1.ɑ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1

  擀面 / 91

  壁眼与鸭蛋 / 91

  帆船 / 91

  张家湾和李家湾 / 92

  搬木板 / 92

  我的穿着 / 93

  2. e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3

  闷娃和笨娃 / 93

  小陈和小沈 / 94

  根连根 / 94

  孙伦打靶 / 94

  3. i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4

  你也勤来我也勤 / 95

  分银 / 95

  4.ü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5

  通州和运河 / 95

  军爱民,民拥军 / 95

  白云与羊群 / 96

  换裙子 / 96

  5. iɑ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6

  大姐编辫 / 96

  踢毽子 / 97

  扁斑鸠 / 97

  白布裙 / 97

  水连天 / 98

  扁娃拔扁豆 / 98

  半边莲 / 98

  6. uɑn发音要领及练习 / 98

  谁也不服管 / 99

  弯弯丘斑斑鸠 / 99

  罐装蒜 / 99

  河里有只船 / 100

  算卦的和挂蒜的 / 100

  7. uen发音要领及练习 / 100

  磙和棍 / 100

  捆葱绳 / 101

  炖冻冬瓜 / 101

  8.üɑn发音要领及练习 / 101

  男演员,女演员 / 101

  谁眼圆 / 102

  画圆圈 / 102

  山岩出山泉 / 102

二?后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 103

1.ɑng、iɑng、uɑng发音要领及练习 / 103

  王庄和匡庄 / 103

  长方歌 / 104

  画像 / 104

  床和船 / 104

  搭木房 / 104

  困难像弹簧 / 105

  红蜂黄蜂 / 105

  老将、小将、女将 / 105

  糖和浆 / 105

  红黄柿子 / 106

  小良救羊 / 106

  黄花黄 / 106

  大和尚、小和尚 / 106

  苇编五绝 / 107

2. eng、ueng发音要领及练习 / 107

  放风筝 / 107

  峰山飞蜂 / 108

  花生 / 108

  藤与绳 / 108

  星和灯 / 109

  红蜂和青虫 / 109

  老僧念经 / 109

3. ong、iong发音要领及练习 / 109

  补桶 / 110

  铜桶碰铜筒 / 110

  浓雾 / 110

  种冬瓜 / 110

  松籽和童子 / 111

  风、松、钟、弓 / 111

  聋童 / 111

  不是彩虹不是弓 / 112

  4. ing发音要领及练/112 

  天上一天星 / 112

  蜻蜓青萍分不清 / 112

  指示灯 / 113

  青虫与青草 / 113

声调篇

声调练习

  蹬凳子 / 119

  黑豆放黑斗 / 119

  铜钉钉铜板 / 119

  晃黄幌子 / 119

  铁钉钉铁板 / 120

  磨房 / 120

  大猫毛短,小猫毛长 / 120

  梨和栗 / 120

  洗席 / 121

  珍珍绣枕 / 121

  刘兰柳和柳兰流 / 121

  七支长枪 / 121

  松鼠爬松树 / 122

  犁犁地 / 122

  巧巧瞧高桥 / 122

  梁木匠和梁瓦匠 / 122

  妈妈骑马 / 123

  踏塔 / 123

  老师和老史 / 124

  四姨买胰子 / 124

  胡家村里十五户 / 124

  娃挖瓦 / 125

  任命不是人名 / 125

  篓漏油 / 125

  学好声韵辨四声 / 126

方音辨正篇

一?f、h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31

  黄幌子和方幌子  / 132

  黑化肥、灰化肥 / 132

  理发和理化 / 133

  灰拌粪 / 133

  粉红活佛龛 / 133

  废话、话费 / 134

  红混纺和黄混纺 / 134

  傅虎虎和胡福福 / 134

  f与h辨音字表 / 135

二?n、l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36

  练一练,念一念 / 137

  牛郎恋刘娘 / 137

  老农闹老龙 / 137

  新脑筋和老脑筋 / 138

  新郎和新娘 / 138

  碾牛料 / 138

  老刘和老牛 / 139

  拉哪两辆 / 139

  牛顶柳 / 139

  大娘家里上大梁 / 139

  梨和泥 / 140

  男旅客和女旅客 / 140

  n与l辨音字表 / 140

三?z—zh—j、c—ch—q、s—sh—x 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44

  1. z-zh-j对比辨读

  练习 / 145

  抱子看报纸 / 145

  造纸 / 146

  招租 / 146

  钻砖堆 / 146

  棕兔捉松鼠 / 146

  撕字纸 / 146

  紫丝线织紫狮子 / 147

  z与zh辨音字表 / 147

  2. c-ch-q对比辨读

  练习 / 150

  粗出气和出气粗 / 150

  鱼翅和鱼刺 / 151

  砌池子 / 151

  丝缠蚕 / 152

  锄长草 / 152

  晒白菜 / 152

  镇江醋 / 152

  c与ch辨音字表 / 153

  3. s-sh-x对比辨读

  练习 / 155

  莫把电视说“电戏” / 155

  烧香要烧萧山香 / 156

  小石拾柿 / 156

  桑山 / 156

  石、斯、施、史四老师 /156 

  捞虾 / 157

  寺和狮 / 157

  山楂树 / 157

  十四和四十 / 157

  涩柿子和石狮子 / 158

  三山和四水 / 158

  苏胡子、胡胡子 / 158

  撕壁纸 / 159

  买细丝线 / 159

  杂志社出杂志 / 159

  辨读 / 160

  s与sh辨音字表 / 160

韵母辨正练习

一?n、ng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64

  1. in、ing对比辨读

  练习 / 164

  天津和北京 / 164

  林玲和凌琳同龄 / 165

  民兵排选标兵 / 165

  铃铃摇银铃 / 165

  敬母亲 / 166

  同姓与通信 / 166

  擦镜 / 166

  夫新的父亲 / 167

  心境 / 167

  in与ing辨音字表 / 167

  2. en、eng对比辨读

  练习 / 169

  真冷 / 169

  姓陈和姓程 / 169

  盆和棚 / 169

  陈庄城通郑庄城 / 170

  en与eng辨音字表 / 170

二?i、ü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73

  驴踢梨 / 173

  女小吕 / 174

  吃橘子 / 174

  卖鱼和牵驴 / 174

  拾麂皮补皮裤 / 174

  小曲和小菊去储蓄 / 175

  看曲剧 / 175

  吕里和李丽 / 175

  i与ü辨音字表 / 176

三?o、e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79

  鹅过河 / 180

  阿伯和阿婆 / 180

  老薄和老何 / 180

四?üe、üan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181

  节约匣 / 181

  圆圆和圆月 / 181

五?o、uo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82

  民兵排民兵多 / 182

  收萝卜 / 182

  破裤裹破布 / 183

  夸骆驼 / 183

  老婆婆托笸箩 / 183

  老何捕鱼 / 184

六?ou与u对比辨读要领及练习 / 184

  借绿豆 / 184

  护豆豆 / 185

  兜装豆 / 185

  钟鼓楼 / 185

  吃豆腐 / 186

  ou与u辨音字表 / 186

声韵调综合练习

一?声调辨正要领 / 188

  普通话和方言调类、调值比较表 / 189

二?声韵调综合练习 / 191

  冰凌 / 191

  望月空,满天星 / 191

  墙上一根钉 / 191

  十道黑 / 192

  百家姓 / 193

  喇嘛和哑巴 / 194

  八个弟子都有名 / 195

  三层殿 / 197

  一园青菜成了精 / 199

  破闷子 / 200

  “黑”字歌 / 202

  传统绕口令段子 / 203

语流音变篇 

变调练习

一?上声变调规律 / 220

二?去声变调规律 / 221

三  “一”“七”“八”“不”变调规律及练习 / 221

  1.“一”“不”的变调 / 221

  2.“七”“八”的变调

  练习 / 222

  练投篮 / 222

  不怕不会 / 223

  三个人一齐出大力 / 223

  交公粮 / 223

  一心一意 / 224

  找父母 / 224

儿化练习

一?儿化韵读法 / 225

  26个儿化韵的读法和写法 / 226

二?儿化练习 / 227

  练字音儿 / 227

  盆儿和瓶儿 / 228

  学画画儿 / 228

  小马驹儿 / 228

  莲花儿灯 / 229

  小女孩儿 / 229

  吃仁儿不吃皮儿 / 229

  一个老头儿 / 230

  编花篮儿 / 230

  一条裤子七道缝儿 / 230

  小碗碗儿 / 231

  上小镇儿 / 231

  眼皮儿 / 231

  找玩意儿 / 232

  两间小门脸儿 / 232

  大小马路分七段儿 / 232

  白胡子老头儿 / 233

  白兔儿和白豆儿 / 233

  小杂货摊儿 / 233

  小哥俩儿 / 234

  奶奶想说 / 235

轻声练习

一?轻声读法 / 236

二?轻声练习 / 238

  郭伯伯 / 238

  胡子和驼子 / 238

  瞎子和哑巴 / 239

  天上日头 / 239

  小铁头,小柱头 / 239

  小车拉石头 / 240

  屋子里有箱子 / 240

  剪子和铲子 / 240

  桃子李子栽满院子 / 241

  燕子 / 241

  打南边儿来了个瘸子 / 241

  小兔子开铺子 / 242

  忘了鞋子 / 242

  聋子、笼子、虫子 / 243

  鸭子吃辣子 / 243

  胡子、螺蛳、驴子 / 243

“啊”的音变练习

一?变音要领 / 244

二?音变练习 / 245

  谁呀 / 245

  货物真丰富啊 / 246

  孩子真可爱啊 / 246

  一块儿来啊 / 247

吐字归音篇

吐字归音练习

  长江黄河 / 252

  蓝布棉门帘 / 252

  蓝凤凰,粉凤凰 / 252

  倒草 / 252

  学习就怕满、懒、难 / 253

  鞭杆把 / 253

  吃菱角,剥菱壳 / 253

  颠倒话 / 253

  鱼和大雁 / 254

  扇扇子 / 254

  吃核桃 / 254

  冬天夏天 / 255

  鼓玻璃柜 / 255

  倒影 / 255

  篮和镰 / 255

  小妞妞放牛 / 256

  八座屋 / 256

  多少罐 / 256

  碾面、捶蒜 / 257

  盆和瓢 / 257

  顾老五 / 257

  班干部管班干部 / 258

  破瓦和骡马 / 258

  煤和灰 / 258

  山上五棵树 / 258

  青柳条 / 259

  服务部 / 259

  照葫芦画瓢 / 260

  豆和油 / 260

  画荷花 / 260

  四十四只石狮子 / 261

  老鼠嗅着油豆香 / 261

  绵羊白 / 261

  狼和羊 / 261

  上海话绕口令 / 262

阿尔及利亚的阿尔

及尔 / 262

  平遥绕口令 / 262

  天上看,满天星 / 263

  丫头打狗 / 264

用气发声篇 

用气发声练习

  打枣 / 271

  数葫芦 / 271

  我骑驴 / 272

  数青蛙 / 272

  一盆玫瑰两朵花 / 272

  数数 / 273

  谷秕子 / 273

  一麻包,一包麻 / 273

  学算数 / 274

  一个葫芦一个把儿一个蔓 / 274

  骆驼驮磨 / 275

  荷花和蛤蟆 / 275

  一个葫芦两块瓢 / 275

  数旗 / 276

  报菜名(一) / 277

  报菜名(二) / 277

 《论拳》贯口 / 278

主要参考书目 / 279


作者介绍:

王克瑞,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主任,党委书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副社长等职务。

杜丽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传媒大学语言艺术编辑部主任,成功策划、组织编辑多套语言学、影视艺术专业教材,并获得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多种奖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王克瑞老师与杜丽华老师合著的《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绕口令》初版,销量10多万册,深受读者和市场欢迎。

《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第二版)》是*修订的第二版,是扫码听读版,部分绕口令配置了二维码,扫码即可跟听跟读,方便易学。绕口令是学习播音、朗诵、演讲等必不可少的练声材料。本书通过绕口令的训练会是帮助读者的播音技巧日益完善,步入播音艺术的殿堂。


前言

汉语是全世界历史悠久、富有音乐性和表现力的语言之一,我国有90%以上的人口说汉语,各兄弟民族之间也大部分以汉语作为交际的语言。当今,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地位日渐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各国学习汉语的朋友日益增多,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发达的语言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区多,且分布复杂,在语音方面分歧很大,给各地人民之间的交往带来不便。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求使用一种可以到处通行的共同语言——普通话,而且要求加快普及普通话的步伐。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共同语,如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等国用英语,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用西班牙语,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用俄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国用塞尔维亚语等。共同语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之一,现在我国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

学习和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更是艺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每天都在向广大的听众和观众作口头示范,有无数听众和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理所当然应该使自己的语言纯正、健康、规范,使自己成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典范。

语言是一门口耳之学,是听和说的学问,两者不可分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正是这个道理。当然,学习语言,练好基本功的方法很多,绕口令在锻炼语言基本功方面就起着矫正发音部位、促使反应敏捷、用气自如、吐字清晰等重要作用,可以说,结合绕口令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有趣、奏效的途径。

绕口令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种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创作并反复磨炼的文化精品,是我国口头文学的一朵奇葩,也是学习播音、朗诵、演讲等必不可少的练声材料。它主要是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使之或交叉或重叠或颠倒,组成一些短小、有趣的句子或段子。比如:(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2)“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这种话说快了,准会说错字儿,比如把“葡萄皮儿”说成“皮条蒲儿”,把“扁担”说成“板担”,把“板凳”说成“扁凳”,这就叫绕口。绕口令为什么会绕口呢?因为这里头有双声、叠韵的字。双声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比如上面提到的把“扁担”读成“板担”是由于扁、板的声母都是“b”;“板凳”误读成“扁凳”的原因是板、扁的韵母都有ɑn,声调都是上声。这些有意集中在一起的双声、叠词词汇组成的简单、有趣的语韵,使得绕口令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活泼、生动,而且形象、诙谐,富于生活气息,适合口头唱诵,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常见的许多相声段子都是以绕口令为基础改编的。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作为一种“令”,虽然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除了具有一般文字价值外,它还有一个特殊功能:能帮助人们锻炼口才,矫正发音,提高说话能力。通过绕口令练习,不仅可以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巧,加强咬字器官的力度,锻炼发声器官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锻炼气息、口腔控制能力,提高用气和吐字的功力。显而易见的是,它还可以使口齿伶俐、反应敏捷。于是,许多话剧、曲艺、戏曲、电影演员、歌唱演员用它来加强业务基本功的训练;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用它来矫正发音,进行口齿训练,以改善发音方法,提高字音质量,达到吐字准确规范、清晰集中、圆润饱满、流畅自如。因此,不能小看它的价值,对它的搜集、研究出版更不应忽视。

本书搜集的一些绕口令,有的是在民间长期流传,有的是历代说唱艺人口口相传,这些绕口令是多少代人创作、提炼、升华而成,可以说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讲,这不啻是一笔宝贵财富,大家要耐心学习、细心品味。

有声语言是以听和说为形式,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口头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用来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播音员、主诗人要形成准确优美的播音艺术语言,使其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离不开科学系统的普通话语音理论的指导和持之以恒的发声训练。要熟练掌握它,并运用自如,非下苦功不可。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要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学,坚持不懈地练。戏曲前辈曾这样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台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当然,练,不能盲目地练,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去练,以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发声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本着这样一种思路,编者在本书中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精心编选的绕口令,而且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绕口令练习前每个语音点的发音原理和发声要领的讲解上。这样,读者在掌握科学的语音知识、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针对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有的放矢,各个攻破,再加上勤学苦练,勤于动脑、动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练声原则,发声能力定会不断增长,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定会不断增强。

练,也不要散漫地练,应有目标、有步骤地练,可按音、字、词、句、段五步练习法循序渐进。练习时,初应特别注意字音质量,不仅要注意每个单独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发音,更要注意声、韵、调的综合练习。要把音发准,劲使稳,打开韵腹,利索收音,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圆润。

练,也不能一味求快,误认为绕口令练习只是耍嘴皮子。在训练中,字音速度由慢到快,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还要结合气息控制,要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去练,在感受到其中的滋味后再练。

练声时要保持积极、振奋的练声状态,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精神要高度集中。本来绕口令就是有意将若干发音相同、相近、易混的词汇集中在一起,连起来念,确实不易,稍不留神,自己就可能被“绕”进去了。比如这则绕口令:

有风时不扇扇子,

没风时要扇扇子,

不扇扇子是有风,

扇扇子时是没风,

不扇扇子没有风,

扇扇子时是有风。

是“扇扇子”还是“不扇扇子”,围绕着“风”绕来绕去,一会儿是“有风”,一会儿又“没风”。这时,一旦杂念混入,逻辑思维“断线”,就再也弄不清是该扇扇子还是不该扇扇子。所以,练习时千万不可松懈怠慢,声不由衷。

在练习绕口令过程中,也不妨把一些播音表达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其中。比如,播音表达中的情、意、声和谐统一律,它要求在达意的基础上表情,从表情中明意,达到情真意切,情意浑然一体,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下边是一则这样的绕口令:

桐树满桐子,

桐下满童子。

童子要桐子,

桐子不给童子。

童子用筒子打桐子,

桐子不落,

童子不乐;

桐子落,

童子乐。

在试着说这则绕口令时,就需要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运用逻辑思维首先弄清楚它的大意是什么,自己内心里划分几层意思,做到“达意”,再结合形象思维以“表情”。比如头两句近似是一个远景,交代了“桐树上的桐子和桐树下的童子”,你仿佛看到桐树上结满了桐子,桐树下站满了童子;这是层。镜头推进,变成中景,看看童子们要干什么,原来是眼巴巴地瞅着要桐子。桐子呢,当然不愿轻易落到童子们的手里。好吧,僵持不下,采取什么手段呢?镜头再推上去,原来童子们拿来了“武器”——筒子,要打桐子。结果怎样,我们再把镜头靠近些,变成特写,这下可看清楚了,桐子落不下来,童子就愁眉苦脸;只要桐子落下来,童子就喜眉笑眼。至此,一幅“童子打桐子”图可谓是尽收眼底。

练习绕口令,不只是纯技术练习,为了某个声母、韵母或声调的发音准确而干巴巴地练;也不只是图嘴皮子利落,噼里啪啦,念得痛快,这些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能把这些短小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带着由衷的感情去体味、去感受这些言简意赅,又不乏幽默风趣的韵语。只有理解准确,感受准确,表达才会鲜明。也就是说,大家在进行绕口令练习时,千万不能忽略理解感受这一重要的心理感知环节,力争让我们发出的每一个音有意、有情。这样,当我们面对稿件,在根据稿件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在将文字变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就能够去深刻理解,去切身感受。这些看似琐碎、艰辛的日常积累,无疑对大家进入播音创作的自由天地是有好处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234+)
  • 中评多(155+)
  • 盗版少(404+)
  • 已买(489+)
  • 无盗版(175+)
  • 值得下载(611+)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